李成楝点点头,“他们不收银子,不吃饭,也不会走,就不知道有没有抓到那个震天北。”
韦宝道:“刚才急着过关,都忘记问了。”遂叫来林文彪,这才刚刚离开抚宁卫的关城没有多远,让林文彪回去问一声。
林文彪答应一声策马而去,很快就回来了,喜道:“抓住了,震天北大当家,常五爷二当家,还有三十多人都抓住了,一个没跑。”
“官兵还行啊?”韦宝奇道,没有想到这帮柳子居然都被抓住了?在他看来,总会漏网几个吧?
总共1100多官兵,确实都出力了,人多势众之下形成了合围之势,这些都是韦宝预料之中的事情,但韦宝不认为能全部抓住。
震天北和常五爷见官兵太多,要冲出去肯定得死不少人,震天北干脆投降了!这是韦宝一开始没有想到的。
听林文彪说完,韦宝点头道:“原来是这样。”
“我也没有想到大当家的居然会投降。”林文彪也道。
“先不管这么多了,他们也就欺负老百姓和商人厉害!”韦宝催动马鞭,“咱们先回金山里再说!抓住了震天北和常五爷总归是好事!”
车队众人和李成楝带的几名没有官职的锦衣卫答应着,跟着韦宝走。
“公子,千万不能放走了震天北,常五爷倒是没事。”林文彪提醒道:“震天北如果没有死,必定找公子报仇,山寨是震天北的心血。”
韦宝点了点头,他早已经想清楚了跟震天北之间的仇恨是无法化解的,“只要吴家不来要人就行,从现在吴家的态度看,他们应该不会直接来要人。”
林文彪点头道:“嗯,是挺奇怪的,按理说这么大的动静,吴家不可能不知道风声,知道了风声一定会告知震天北。”
韦宝遂将祖春才告诉自己的事情告诉了林文彪,“吴家同意剿灭震天北,要不然祖光耀也不会帮我调兵,这些卫所的军官都是当地世族,都跟吴家有联系。”
林文彪哦了一声,才知道是这么回事。
大明的卫所制是在全国各地军事要地设立卫所驻军,卫所军队中,一卫为5600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有事从征调发,无事则还归卫所。
军队来源为世袭的军户,由每户派一人为正丁至卫所当兵,军人在卫所中轮流戊守以及屯田,屯田所得以供给军队及将官等所需。其目标在养兵而不耗国家财力,但明宣宗以后由于社会稳定,相对和平,卫所军官开始侵占军田,剥削士兵,军人生活水平及社会地位日渐低下,逃兵也逐渐增加,军备因此逐渐废驰。
明代募兵制始于正统年间,和卫所军不同,募兵不世袭,虽然为兵,但隶属于民籍。服役期满即退伍。
最开始,募兵没有像卫所军那样拥有正式编制,而且往往随着需求扩编或裁员。
募兵完全是战斗部队,不像卫所兵那样需要抽调部分兵员从事屯田人物,募兵的粮食补给,军饷完全来自国家财政直接支出,不用来自屯田所获,而且饷银也比卫所军和民壮要高。
到了嘉靖年间,募兵的骑兵与步兵以及车兵开始拥有正式的编制——营哨制。
一般是五人为一伍,二伍为什,三什为队,三队为哨,五哨为总,五总为营。每营兵员3000人。这是南方明军的营哨编制,北方稍有变动,但大体相当,戚继光的蓟镇陆军编制,十二人为一队,三队为旗,三旗为局,四局为司,二司为部,三部为营,人数也在3000人左右。这是明朝中后期的主要军队编制形式。
明朝后期,卫所军和营哨军的分工也开始划分,卫所军主要负责驻守,治安,训练新兵和屯田。
而营哨军则主要负责机动作战。
因此,卫所军成了正兵,而营哨则是机动的奇兵。
到了万历时代,为了契合这种分工,卫所军若想参战,则必须编入营哨建制,同时,卫所的军官只负责士兵训练和日常管理,不负责指挥作战,而营哨军官除了要负责士兵的训练,还要负责指挥。
编入营哨的卫所军官的编制也要遵守营哨的编制,因此明朝中后期的主要作战部队都是营哨军。
无论是募兵,征兵,还是卫所制度,并无优劣先进落后之分,而是应对不同的情况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各有各的优势和缺陷,卫所制的优点是在生产力遭到破坏,社会产出弱时,卫所制度可以有效的节省军费开支,能够保证军队自给自足,并减轻百姓的负担。但缺陷是,一方面,卫所军除了要作战还要分出部分兵员去从事屯田任务保证军粮补给,于是,卫所军中区分了守军和屯军,其中守军是作战力量,屯军负责团体。
相比募兵,同数量的卫所兵能够提供的作战力量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卫所军世袭,一旦和平时间较长,军队中容易老少掺杂,战斗力容易下降。
如果军官侵占了国家供给军队的屯田,士兵则会沦为军事长官的私人农奴,这样导致守军数量更少,战斗力也就很难保证。
卫所制度的设计,和唐朝的府兵制度类似。用于在社会生产没有恢复时,作为维持大量武装需求的制度。
而募兵的优点是,招募士兵的兵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不一定非得从军户中招募,如果招募很多优秀的兵员,经过训练,选拔,可以形成一支精锐的力量。
募兵的来源多来与民籍,损失后可以很快补充。
另外,募兵不用像卫所军那样需要从事屯田任务,因此募兵可以算是脱产士兵,这就决定,募兵可以在同数额下,动员比卫所军更多的战斗兵员,同时薪水较高,能够让士兵作战积极性更高。
但是优点明显的同时,缺点也很明显,由于脱离生产,那么粮食,军饷就都需要国家财政直接负责,因此,相比卫所军,募兵为主的营哨军的维护成本更高。一旦国家财政赤字或破产,则很难保证募兵的工资。另外相比卫所军,也不稳定,由于是来自民籍,因此他们没有卫所军的军籍,于是,在不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随时谁地裁撤,无法保证稳定维持。
更关键的是,募兵能否堪用,完全在于募兵之人和负责将领,如果训练满足,则可以成为骨干力量,如果训练差,则战斗力非常低下。
由于兵源不固定,招募的兵员也是良莠不齐。如果负责招兵的人筛选能力差,那么招募的低素质兵员比例也会增加,这样,军队更容易哗变和溃散。
在韦宝看来,卫所军有固定编制,募兵没有固定编制属于临时工,肯定是卫所军要有优越感的多。
至于谁的战斗力更强?韦宝觉得还是卫所军!至少卫所军都是世代的军户,不是民户,就是靠军事吃饭的,多多少少都有点概念,都会点傍身的功夫。募兵大都为临时招募,农民有多大战斗力?全指望临时训练,显然很不靠谱。
韦宝一行人回到金山里的时候是半下午,暖阳当空,韦宝看着零零落落的房屋组成的金山里,忽然有种久违了的感觉。
韦宝在两名卫所千户,和李成楝及一伙无官职的锦衣卫,还有自己的几名贴身随扈的陪同下进入山寨。
“两位大人,让人都守在外面吧。”韦宝道:“我让人先看看还有没有柳子。”
两个千户知道韦宝的意思,这是不想让他们看看老林子存了多少粮食和金银财宝啊?
先不说有多少金银财宝,光是山寨内醒目的马厩里面,就能一眼看见有二十多匹马,光这就够让人眼馋的了。
不过这趟出兵之前,关于怎么分配老林子柳子帮的财物这方面,韦宝已经和永平府知府祖光耀谈好了的,这两名千户也没办法,只得同意。
林文彪带着韦宝的随扈到处查看一圈,确定没人,过来向韦宝点头示意。
韦宝笑道:“那就麻烦两位千户大人给我留一百人,再把剩下的人分成二三十个小队,往抚宁卫方向搜索震天北吧?千万别错过,这可是大功劳,搜到了震天北,我额外还有重谢。咱们到时候在抚宁卫聚一聚,请大家喝酒!”
两名千户得到的命令就是听韦宝的,只得很不情愿的依了他。谁一开始都没有料到能够打下震天北的山寨,现在也懒得看里面有什么了,省的看着心烦。
韦宝到底还是心软,从怀中摸出两锭十两重的大官银,过去交到两个千户的手上,“这趟辛苦了!也就几匹破马,留给我做生意用吧。”
韦宝随身一般会放一点现银,这一手,让两个本来‘很不高兴的’千户,顿时变得心平气和了许多,笑着称谢,很自然的收了银子。马有用,但是对于这两个千户来说用处不大,因为属于物资,是要入账充公的,银子就不同了,可以直接入自己的手。
韦宝得了二十多匹马,大喜不已,这些马在关外也能值得到200两纹银以上呢,感觉跟官家做生意还是行的,只要搞懂他们的游戏规则便好。
四百多卫所官兵们走后,韦宝让留给自己的一百官兵继续在外面等着,興奋的带着李成楝及一伙无官职的锦衣卫,还有自己的几名贴身随扈进去查看战利品了。
“东西都在吗?”韦宝边走边興奋的问林文彪。
林文彪看了眼李成楝。
韦宝微微一笑:“没事,这里都是自己人。”
李成楝被林文彪看了一眼,不高兴道:“怎么?还怕我眼红你们公子的东西?就是金山银山我也不眼红,我和小宝是兄弟!”
韦宝笑道:“他没有这个意思,我手底下的人都办事谨慎,大哥不用多心。不过大哥和几位锦衣卫官爷,你们还是在外面等一等吧,知道的太多,也挺闹心的。”
李成楝又好气又好笑的暗骂韦宝,没有想到韦宝连他都要搞得这么神秘?“连我都不能看?一个柳子山寨,还能有多少东西?”
“大哥,不是不能看,这都是我的货,是被柳子们抢到这来来的,怕大哥看见什么不该看的东西,肚子里还多装件事情。”韦宝讳莫如深道。
李成楝懵里懵懂的,不知道有什么东西是不该看的东西,但觉着韦宝应该是好意,只得答应,招呼几名锦衣卫在外面等着了。
林文彪带着韦宝进入山洞,韦宝身后现在只剩下几名贴身随扈。
这里是老林子震天北柳子帮的聚义厅,似乎所有的柳子都爱用这么个名字。
“公子,就在这!震天北以为自己藏的好,每次放东西,只用他自己的几个亲信,其实像我们在山上待的时间久一些的老人都知道藏在这里。”林文彪上了台阶,对韦宝道。
韦宝也上了台阶,看见震天北的老虎皮大座椅已经被搬开,是一条隐藏的密道,问道:“都在下面了?不会有人吧?”
“是啊,下面是个地窖,我已经去看过了,没人。”林文彪笑道。
韦宝哦了一声,谨慎的让几名亲随先下去,然后才让林文彪下去,最后自己才敢带着剩余的几名亲随跟着下,活像地道战中的鬼子指挥官。
林文彪见公子这么怕死,暗暗好笑,却没有瞧不起韦宝,概因为韦宝有一手‘神秘的’‘独门暗器’功夫,让所有人都很佩服,公子平时越是表现成这么谨慎,越是让人觉得公子深不可测。
一条直道之后便是空旷的一个地窖。
一个个进入了地窖的人都是哇一声,急的韦宝快走几步,也进入了地窖,顿时也忍不住发出哇的一声。
最先夺人眼球的是一包包粮食码放的整整齐齐,有上百袋之多,韦宝估摸少说有上万斤粮食,快赶上他的大军舰了,只不过这时代都是粗粮。粗粮也是粮食,总比没有强。光是这些粮食,就能值回票价了,自己答应给卫所官兵们的银子总数是900两,这里少说有上千石粮食!
大明正常年景的米价大概是一石一两左右,一石=156斤,一两=100分。现在是灾年,又是北方,常常有银子都买不着粮食,所以粮食价格奇高,至少是平时的十倍以上,光是这些粮食就值得到四五千两纹银,这还是粗粮,要是大米就更加值钱。
另外是几只放在地上的大箱子,每个都到韦宝腰部那么高,一看就又大又沉重的样子,厚厚的实木。
韦宝用眼睛数了一遍,一共九只大箱子!
林文彪对韦宝道:“公子,这些箱子,我可没有看过。我看,最好是公子一个人看看便可。”
韦宝明白林文彪的意思,问道:“都在这里了?都查清楚了吗?震天北还有其他藏匿东西的地方吗?”
“没有,大前年有风声要清剿山寨,曾经搬过一次,就这一个地方藏东西。”林文彪答道。
韦宝点了点头,“既然只能我一个人看,你们先背过身子去。”
林文彪答应一声,和一帮韦宝的随扈退到了直道的入口处,对着外面站着。
韦宝哎了一声叫,这才肯定林文彪是没看过,特么,每个箱子都上着锁呢!
林文彪听见韦宝叫唤,急忙转身,“公子啥事?”
“锁着呢!”韦宝又好气又好笑道,在箱子上拍了拍,“锁着怎么看?”
林文彪这才一拍脑门,“要不要找东西砸开?钥匙应该只有震天北大当家一个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