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那邺城连通四门的主街道上,魏延、韩猛所带之军便和焦触所带袁军面对面的碰上了,双方一下子就厮杀在了一起。
可魏延毕竟不是寻常之将,而韩猛也算是一员猛将了,此刻魏延、韩猛一同发狠强攻,焦触即便也有三流武将的实力,又如何是魏延、韩猛的对手。
结果在一个接战之后,魏延一刀便将焦触斩落了马下,如此失去了主将指挥的袁军很快在魏延、韩猛的冲杀下开始溃败,乱纷纷的往回撤去。
在这个过程中,韩猛趁势又劝降了近千的袁军跟在了他的身后,此后魏延、韩猛继续带兵往内城方向杀去,很快便杀到内城的城门所在。
此时的邺城还不是后来曹操封为魏王,以邺城为王都之时所扩建的邺城。
所以这个时候的邺城要比后来的邺城小很多,在城北这边没有什么铜雀台、魏王宫室之类的扩建区域,主要还是春秋之时齐桓公所修筑邺城的旧时规模。
邺城到了战国时期归于魏国,当时魏文侯以邺城为陪都,所以邺城中央区域便是旧时战国之魏王陪宫所在,这或许也是后来曹操自称魏王的由来。
如今袁绍占据邺城之后,便也就将过去的魏王陪宫变成了他的私邸宫室,同时也借助宫室的墙垒在邺城之内修筑起了一处内城。
当然,这种以宫室改造的内城,自然不能和真正的城墙相比,但此刻许攸调集了剩余的六千袁军进入内城,加上原本驻守内城的三千亲卫军,倒也有万余兵力可以驻守内城。
同时邺城之内的粮仓、武库、钱库之类的所在,也是和内城临接,此刻同样被袁军控制着,故而袁军倒也不怕困于内城没有了粮草吃食,也能从武库得到充足的武器使用。
而原本驻守在邺城各处城门区域的袁军,也在许攸的军令下往内城这边回援过来,再加上之前败退回去的三、四千袁军,便又让许攸这边增加了近万兵力。
如此许攸倒也可以借助内城,坚持一些时日,等待袁尚回来救援了……
说实话在短短的时间里,韩猛真的有些心情复杂,他的脑中一下子想到了很多。
韩猛想到了落在朱卫手中的韩莒,又想到如今朱卫军已然逼近到了邺城近前,而邺城之中虽然还有两万兵力,可也是毫无防备的状态,若是朱卫军强行攻城的话,结果很难知晓。
在做一个力挽狂澜的忠臣,还是做一个临战反正的功臣之间选择,韩猛最终还是选择了临战反正。
所以他到了城墙之上,直接允许魏延这边带一曲亲兵入城,然后在韩猛身边的校事所细作也是给了魏延这边信号,让魏延知晓这边已经有了内应配合。
接下来的一切就简单了,魏延带着一曲亲兵先行入城,很快控制了瓮城的城门,而韩猛直接在城墙上带着亲兵部曲控制了守城的军侯,威胁四周的袁军一同随他反正。
如此邺城的北门就被朱卫军突破了,魏延带着荆南营假扮的高干残兵就直接杀入了北城。
很快朱卫军控制了整个邺城的北门,随后朱卫军一方面分出了八千兵力由魏延亲自率着,跟着韩猛一同杀向袁绍所在的邺城内城,一方面则由蒋琬带着五、六千兵力驻守北城,等着后续张燕带着黑山军过来增援。
这邺城之内毕竟也还有两万袁军驻守着,这其中还不包括袁绍身边近三千多的亲卫军,而且这些军队大多也是驻守在袁绍所在邺城内城周边。
现在除去轮值驻守在邺城四门处的近八千兵力外,在邺城内城区域至少还有一万五千军队驻守着。
这其中袁绍的三千亲卫军是直接驻守在内城之内,其他一万两千军队分别驻扎在内城两侧的军营之内,故而想要用最快速度拿下邺城,也就需要在第一时间攻入内城拿住袁绍。
至于韩猛现在虽然也算是袁尚留在邺城驻守的部将,有着临时的巡城之权,可实际上他能掌控的军队也就是自己直属的一曲五百兵卒而已。
其他的兵权都在留守的许攸手中,若是遇到外敌来袭,韩猛最多也就只能临时在一处城门区域有统兵防御的权利,至于其他的调兵权就只能通报许攸之后,由许攸来调派了。
方才韩猛便是带着自己的部曲帮着朱卫军控制了北门,然后迫降了北门约两千守军中的千多人跟在了韩猛身边,算是跟着韩猛一起在阵前反正投降朱卫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