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霸只好指引袁谭往梁甫县北面的徂徕山撤,同时也算是派出了一些熟悉山路的手下,从城墙上吊到城外为袁谭在山中领路。
袁谭在这个时候自然也无力指责臧霸什么,无奈之下只能按照臧霸的意思往山中而逃。
可最终他成功穿越徂徕山之后,身边跟随的兵卒已经不到两千之数了,可以说原本至少有一万五、六千兵力的青州袁谭军,在这次朱卫军的夹击之下战死了不下三千人,其余的万余人大多也成了朱卫军的俘虏。
不过袁谭经历了这次大败,哪里还敢留在泰山郡,故而便带着残兵灰溜溜的撤回了青州,暂且也是没什么值得在意了。
至于在梁甫县这边,随着太史慈、黄忠所率的神箭营、淮南营汇合,朱卫军至少以近五万之数的兵力,将梁甫县团团围死了。
而在梁甫县内臧霸军只有八千不到,至于逃进县城的刘备军也只有一、两千人。
同时这个梁甫县本就不是什么高城大县,在城内更是没有多少粮草储备,臧霸、刘备被围之后,自然也就陷入了绝境。
不过太史慈、黄忠带兵围住梁甫县后,却是对城内臧霸劝降了起来。
在徐庶、鲁肃的分析下,臧霸其实没有在城内死扛到底的必要,还是有劝降的可能,而朱卫军现在也不应该在泰山郡继续耽搁太多时间,若是臧霸愿意投降,快速解决泰山郡这边的战事,才是一个最佳的结果。
徐庶、鲁肃现在都已经认识到如今天下局势的变化,他们很清楚朱卫需要他们这边的兵力能尽快抽调使用。
于是按照徐庶、鲁肃两人的意见,朱卫军向臧霸提出了两个投降的条件,并给出臧霸一天时间来考虑,若是臧霸不能及时给出答复,那么朱卫军便也只能强攻梁甫县了……
可以说太史慈的神箭营兵卒还没正式的攻上去,朱卫军的各种战争器械便已经将袁军营寨正面所布置的各种防御手段,已经摧毁的一塌糊涂。
与此同时,在袁军营寨的后方黄忠军也对袁谭军发动了偷袭,一支假扮成臧霸军运粮队的大军往袁军营寨后方缓缓前进着。
如今袁谭帐下还有一万五、六千的兵力和近一万多的后勤民役,再加上刘备军依附到袁谭帐下后带来的近三、四千人,这样整个袁军营寨的规模至少也是一处城镇般的大小。
故而在袁军营寨的正面遭遇太史慈所率朱卫军进攻的时候,军寨后方却还算是安静。
结果在这个时候一支打着臧霸军旗号的运粮军似乎从北方臧霸后腹老巢奉高方向,往袁军后寨缓缓的行进了过来,却也引来了袁军后寨官兵的注意。
不过大军作战,粮草自然是不能缺少的。
前线数万人的大军每天消耗的粮食也是天文数字,而臧霸原本在梁甫县这边也没有存储太多的粮草,自然没有足够存粮可以满足袁谭、臧霸、刘备联军的所需。
如此从后方臧霸掌控的泰山郡腹地隔三差五的往前线运送粮草过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些粮草有些是臧霸自己的,更多却是袁谭从青州调拨过来的,只是为了方便运送,青州来的粮草先送到臧霸的奉高县,然后由臧霸军负责接收后,继续往梁甫县这边输送过来。
而从表面上看起来,这支往袁军营寨后营过来的臧霸军运粮队,似乎和平日里的运粮队没什么不同,要说也就是人数似乎多些,至少有四、五千的数量,不过他们推送来的粮车也比往日要多很多。
这样驻守在袁军营寨后营的袁军官兵虽然有所关注,可也没有太多怀疑,等那运粮队靠近之后,只是派人去验查了令符,觉得没什么问题,便直接打开了后营大门准备放运粮队进来。
(其实是在徐庶、鲁肃的策划下,黄忠军直接劫了一支臧霸军的运粮队,从而用朱卫军替换了原本的臧霸军再往梁甫县这边过来,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破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