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些庐江兵在训练度和士气上不能和朱卫原本的军队士卒相比,可朱卫将他们单独组成几部兵马,并没有掺杂进原本的高训练、士气军队中,却也不会影响了朱卫主力军的训练度和士气。
不管怎么说,这六、七千庐江郡的新降精锐兵卒,至少能和袁术手下军队中的精锐部队兵卒相比了,也是朱卫可以拿出手,上战场能使用的军队。
如此朱卫军队进入九江郡的兵力就变成了正规军近五万、辅兵一万,同时朱卫军队也汇合了攻取阜陵、囊皋之后的黄忠所帅江东营一万四、五千兵力,以及攻取了东城县的太史慈所部神箭营万余兵力。
这样再加上黄忠、太史慈带来的后勤辅兵,朱卫进入九江郡的总兵力几乎达到了近十万之数,朱卫则对外号称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往合肥县方向前进。
而此时曹操、吕布、刘备也早已在淮北出兵了,差不多就在朱卫于襄阳誓师出兵之际,他们也是纷纷誓师出兵。
这其中自然是曹操的出兵规模最大了,说实话,这个时候吕布、刘备也就是凑个热闹,两人出兵的数量加起来也就一万四、五,其中吕布大概出兵了八千多,刘备出兵了六千多。
当然,他们对外号称的兵力也是有几万的,不过绝大多数是虚数,也就是征召裹挟的庶民百姓充数而已,真正能打仗的还是八千多、六千多的主力军。
至于曹操却是出兵有六万多,再加上征调的民役有两、三万人,对外号称十五万大军。
这些兵力,差不多可算是此刻曹操所能动用的八成军力了。
当然,这时候曹操手下的军队也是包括了主力部队和二线部队,所以就战斗力而言也不是所部队都很强,要不然在后来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也不会只有三、四万兵力可以用来对抗袁绍的十多万兵力了。
虽然曹操从青州黄巾军中收降了三十万青壮,可其中也包括了十几岁的少年和五、六十岁的老头,故而曹操真正具有战斗力的青壮部队也就是七、八万左右。
可曹操处于中原四战之地,自然也需要在各处布置兵力,以免被袁绍、吕布和河内张扬等等周边大小军阀乘虚而入,偏偏此前在荆州南阳郡这边又被朱卫解决了近两万的主力部队,还真是让曹操有些心痛了。
其实这年月要拉起数万人的军队,倒也不是很难的事情,只要地方上有充足的人口基数,便可以从中抽调青壮为自己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