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为了应变江东这边的局势,公元197年六月初,王语嫣帅中军营五千刀盾手,和太史慈的神箭营一万五千兵马,乘坐江船顺长江直下江东,往丹阳郡去迎战袭入江东之孙策。
而朱卫则留在襄阳城中,继续处理荆北之事。
在接下来的时间中,朱卫先是接见了蔡瑁派来的蔡勋、蔡和,和这两个蔡氏代表商谈之后,基本上定下了蔡瑁带着江陵水军投诚之事,不过朱卫也在接受蔡瑁投降的条件中,提出了让蔡瑁帅江陵水军去江东,听从王语嫣所用迎战孙策的条件。
这在明面上算是朱卫要蔡瑁给的投名状,否则蔡瑁投降的意义何在。
当然了,蔡瑁若是带着江陵水军去了江东,可蔡氏一族却依旧会留在江陵,若是蔡瑁在江东有所异动,那蔡氏一族自然也就会因此而受到牵连,故而朱卫不用担心蔡瑁带着江陵水军到江东之后,会有什么背叛之类异动。
可以说这也是朱卫给蔡瑁机会,让他展露江陵水军的能力,让他可以在朱卫面前表现自己的价值来。
当然,正如朱卫此前和王语嫣所说的那样,只要蔡瑁带着水军离开了江陵,日后便也就没机会在回到江陵了,朱卫不可能让蔡瑁所属的蔡氏在江陵继续掌控一支军队的。
那样这支水军等于就是蔡氏的私兵部曲,根本就不能算是朱卫的军队。
朱卫绝不会允许自己部下拥有独立的私兵,所以只有让蔡瑁的水军离开江陵,朱卫才有手段在日后对这支水军加以整编,让这支水军变成朱卫可以完全控制的军队。
而蔡瑁倒是没想到朱卫背后的想法,接到了朱卫提出的这个投降条件后,略微迟疑了下,最终还是同意了条件,在正式向朱卫投诚之后,便领着江陵水军出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