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跑马圈地

重返1977 镶黄旗 1417 字 9个月前

还别看进京的人口浪潮是由农民工掀起的,这个群体消费能力暂时并不高。

可是人就有生存需求,就会挤占别人的资源和空间。

同时这种增长趋势,还是持续性且不可逆转的。

随后还有外地的商人、作家、文艺青年、毕业学生,作为后续部队大批量进入呢。

而且毫无疑问,在旅客人数暴涨的同时,京城火车站是没能力仅凭自己的力量,来提供与之相匹配的旅客服务的。

再说了,眼下尽管京城有三个火车站。

可北站和南站都是短途的,进京的主要渠道就在这里。

至于“京城西站”,政府连规划的意思还没产生呢。

在此之前,根本没有其他分流旅客的途径,只能依靠这里。

所以怎么看,京城火车站供需失衡的情况都必定长期存在。

而且短时间难以克服,甚至会加剧。

那该怎么办还用问吗?当然得尽快跑马圈地,抢占下来京城火车站这个制高点啊。

而且不用畏首畏尾,应该大跨步的奔跑前进才行。

说白了,眼下等于就是天上掉下个大金疙瘩,得赶紧去捡才行。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洪衍武为公司下一步发展拟定的策略,首要目标就是尽快在京城火车站附近开办商店、餐厅和旅馆。

他具体采取了双管其下的方式。

一方面是让水清出门和京城火车站方面提出合作,看看能否在火车站内部开买卖。

另一方面是自己派人在火车站对面的西街和东街寻找合适的门面房。

说来也真是运气。

这年头一是京城火车站管理者还没有商业概念,二是“北极熊”的牌子管用。

水清尝试着一联系,竟然被人家当成了主动提供友情援助,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大好人。

结果这件事特事特办,被京城火车站领导批准通过了。

不但在候车区给他们挤出了二百平米营业面积,而且承租合同一签就是五年。

给定的房租也不高,实质上就是耗费的电费和维护费而已。

另外,洪衍武他自己在火车站对面的两条街上也均有所获。

像“京城站东街”有一家原设在此的化工厂门市部刚刚腾空,门口贴出了转租告示。

这个门市部面积大约一百多平米,显而易见设置在这里是不合适的。

但如果用来办个商店就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