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对也不对

重返1977 镶黄旗 2402 字 9个月前

不过以上这些应该足够证明了,翡翠原石从近代开始,已经处于产量、品质持续下降势头中了。

那么如果是有理智的人,就不应该再选择购买原石的方式来投资。

还是那句话,一朝暴富似的高风险投机,只是穷人的选择。

至于最后,有关原石,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弊病也得说说,那就是绝不能忽视的运输问题。

为什么过去有钱的都是生意人啊?都是搞贸易的?

除了信息不对称,主要还是因为过去运输费用不但高昂,而且出远门是有可能遭遇匪徒,丢掉性命的。

如果个人要为自己的事儿跑来跑去,是极不划算的。

每个人需要的东西又并不一样,所以就有很多人通过贸易来支付旅费,这样长途贩运就有了丰厚的利润。

其实直到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的商业还存在这个特点呢。

别忘了,当时所有发财的人都有一个称号倒爷。

这直接就点明了他们的盈利方式。

那就是靠来回倒腾发财的,挣得全是路上运输的辛苦钱。

千万别拿洪衍武来说事,除了他们,可再没有私人能进这么大量的货物,走车皮的。

多数情况都是啃干面包,连座儿都没有地挤火车的。

当然,同样也得承担人身安全和财产受损的风险。

像地方恶势力,以及吃火车货运的各路神仙,还有商场上的各种骗局、敲诈、勒索,简直数不胜数。

所以说,八十年代东跑西颠做生意,风险也非常大。

这么一想,和田远在新疆,翡翠远在缅甸。

谁要真这么去干,都别说运费多少,怎么把东西弄回来了。

实打实的说,那已经和自己找死没区别了。

所以无论怎么看,眼下放着京城商店里已经成品的翡翠、玉石不去购买,转而去产地追寻原石,实属本末倒置之举。

京城收藏界那位尽人皆知的马老师曾经这样说过。

如果每一个人都可以重新活过一次的话,那么肯定都是人生赢家。

就比如说谁如果可以从新活一次的话,早些年拼命挣钱买房子,买股票,买古董,这都能发家。

不过可惜的是,人生没有如果,世上也没有后悔药。

这番话说的确实对,但也不全对。

因为还有这么一句话呢。

“小富靠运,中富靠智,大富靠德”。

而洪禄承这辈子也曾用洪家组训教育过洪衍武,说“打下基业要靠胆,守住基业要靠脑,传下基业就得靠心了。”

其实这两句话的意思都差不多,都是在强调,机遇对人的作用只是一时的,也只占很少一部分,成事的关键还得靠个人素养。

否则即使你运气好,发了财也守不住。

假使面对同样的机遇,你的收获也会远低于比你素质高的人。

比如说那些意外中了超级大奖的,为什么许多人的生活反倒因为这种幸运彻底给毁了。

妻离子散、亲人反目、自甘堕落、家破人亡,都不在少数。

其中暴露出的就是个人素质与所获得的大笔财富不相匹配的问题。

其实咱们也不妨再打个带点技术含量,更具体一点的比方。

就哪收藏珠宝玉石这件事来说。

当今的人,我们谁都知道这事儿稳赚不赔,是重生人士必选之路。

好多人也都听说过什么和田玉大王、翡翠大王,从十年代开始积累的原石。

然后等到大批老坑不产原石了,高品质的原石价格猛涨,就陡然而富的故事。

但如果真有谁穿越回来,就这么照猫画虎去效仿,那可绝对是不智之举。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不动脑子,首先就搞错了一个常识性的逻辑关系。

文玩之物最能提升经济价值的因素,除了一个好的市场环境以外,其实发挥主导作用的并不是原料的稀少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