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同

重返1977 镶黄旗 3617 字 9个月前

肉食上,猪肉从去年起,就已经完全取消了凭票供应。

是要是京城市民,在任何副食店里,都能买到足够的平价猪肉。

鸡蛋虽然限购每户三斤,可那指的是鲜鸡蛋。

为节日补充,特意从外地调配来的冻鸡蛋不在限制范围内。

还有烟酒和茶叶,虽然价格都有所上涨,可每个人的定量同样大大增加了。

反正总体来说,首都的年货市场体现出一种市场正逐渐走繁荣,积极向上的态势。

那么这种情况下,咱们的目光如果放到观音院东院,今年四户邻居们在吃食上又上了个台阶,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像边大妈因为儿子边建功一年收入好几千块,她烧包似的大方了一把。

竟然弄来了半扇猪,给切巴了分送各家。

光洪家就落了十几斤肉,至少能炖两大锅。

老苏呢,是把“造寸”发给苏锦一箱子广柑和大使馆客户赠送的好几大包外国糖果分给了大家,当了年礼。

甚至这次就连老丁都讲究了,今年没送点心渣滓,改整块儿的了。

虽然是烤过火儿的吧,毕竟也算小有进步。

还有他炒的干果也升级了。

这回没弄廉价黄豆,除了开花豆是保留项目,倒是炒了不少五香花生和椒盐核桃仁儿。

给大伙儿吃的那叫一个香,孩子欢蹦乱跳,大人高竖大拇指。

这么一来,竟然使得大家连对公家发的每人六两花生米,半斤葵花籽都兴趣不高了。

当然了,这些高级材料是洪衍武提供的。老丁只限于贡献技术。

至于洪家分送各家的年礼,主要就是“北极熊”的各类罐头了。

但罐头可不是普通的罐头,是专供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外头买不着的高级货。

还有就是洪家人从龙口村带回来两箱子鹌鹑蛋,算是额外的新鲜物,也给每家分了好几斤。

这可是兆庆的新财路,经过考量,他避开鸡蛋的恶性竞争,改养鹌鹑了。

刚刚孵育到六百只的规模。尽管春节的市场没赶上,但明年开春就能卖到城里来了。

甚至他都不用送去农贸市场,洪衍武已经帮他联系好了“北极熊”业务科,直接厂子就给收去做罐头了。

当然,最后咱们免不了还得着重提一提年夜饭。

不用问,今年观音院里最有特色、最上档次的还是洪家。

这是因为王蕴琳特意把寿家送她的燕窝给炖了,来与家人共同分享。

其实说实在话,这玩意口味很淡,往往舌唇难察其味。

只不过带有一些蛋白清香味、口感细腻爽滑而已,没多大的吃头。

但它流传于世间的名气,和晶莹剔透、富有弹性的品相,却可以通过一种心理作用,让人们获得幸福与满足。

这不,洪家的孩子们带着兴奋劲儿,一股脑儿吃下去。

然后就跟拍广告片似的,每个人都眉开眼笑,连连称道。

不管滋味怎么样,反正气氛是有了。

至于其他的三户人家,让人印象深刻的,倒是闹出来的两个笑话。

第一个具有普遍性,出在了蒸馒头上。

敢情过去由于粮食供应紧张,大家的精米白面都不够吃的,逢年过节每人的一斤半富强粉的定量也只够包饺子的。

而今年有议价粮了,那么大伙儿家里都有富裕的白面,就动了用富强粉蒸馒头的心思了。

但要知道,富强粉这东西是相对于标准粉而言。

小麦出粉率85为标准粉,出粉率在7378为富强粉,其白度、面筋质等均高于标准粉。

过去蒸馒头呢又比较麻烦,不像今天有发酵粉。

得先用面肥当引子,再用食用碱来中和。

而蒸馒头最重要的就是揉面,醒面的火候。那么标准粉和富强粉肯定不一样啊。

结果呢,几家人都按老办法、老经验来操作,那结果还能好的了吗?

一揭开锅的时候是真不错,个个又白又喧腾。

可这玩意禁不住搁,刚过五分钟,眼瞅着跟泄了气似的往下瘪。

嘿,最后全缩到一半了。蔫头巴脑的,透着没精神。

得,几家人亲手造就了这一年最大的败笔,是谁做饭谁落埋怨啊。

而第二件事呢,出在了老丁家里,跟吃烤鸭有关。

敢情今年,老丁的大儿子厂里发了张“聚德全”的烤鸭票。

老大呢就拿出来做贡献了,说是今年三十晚宴,给家里添上一道主菜,让大家也都尝尝如今这风头正劲的京城名吃。

可没想到,当天老丁凭票去“和平门烤鸭店”取了烤鸭子之后,他见领酱料和卷饼还得单独排队,误以为那是要掏钱买的东西。

心里一琢磨,觉得吃烤鸭要那玩意干嘛,实在不值得。

就耍了个鸡贼没要,没拿酱料和饼就回来了。

想想吧,那还能好吃的了啊?

结果等大家伙围桌一座,满怀期待这一尝啊,就觉得这烤鸭怎么这么腻,这么肥啊。

都说虚有其名,根本难以下咽。

孩子更是吃了一口就给吐了,没人再乐意碰一下的。

唯独老丁受了一辈子穷,舍不得糟践东西,一个劲儿硬揣。

最终呢,这谜底还是来串门,找丁家老大下棋的边保国给揭露了。

他一看丁家这鸭子吃的不对路啊,就问怎么没酱没饼啊?说我弟弟请我们吃,我记得拿饼卷甜面酱和鸭子才行啊,否则多腻啊?

得,丁家俩儿子这继续盘问,才知道原来是他们抠门的爹,给偷工减料了。

就因为一时贪小,反倒白白糟蹋了好东西。

嘿,什么叫一失足成千古恨啊?老丁就算落下话柄了。

从此之后,他最不乐意就是跟家人一起去烤鸭店吃法。

因为只要见到这道菜。他的“光荣历史”准保得被拿出来再挨一回挤兑,让家人取笑一次不可。

这当老子的尊严何在?户主的尊严又何在?

娘的,到底是谁发明的这倒霉吃法呢!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