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正日

重返1977 镶黄旗 2615 字 9个月前

一直等在门外的洪衍文见了车上下来的人,最先脱口而出一句的“常局长”,竟然又为那番臆断的言论提供了“切实”的依据。

敢情这批最早的来宾不是别人,正是边建功用车送来的常显璋一家。

但必须得说的是,那些门口看热闹的人彻底错到姥姥家去了。

这不但是因为他们仅凭一句称呼就闹了误会,也因为这五个人里,今天身份最尊贵的反倒是顾凌烨。等她才是洪衍文又急又盼的事儿。

因为按风俗讲,京城去接亲的队伍里必不可少要有个娶亲太太。这个角色不但身份贵重,且有讨吉祥给新人祝福之意,必须要求是个父母、配偶、孩子皆全的全和人儿。

那么事前洪家想来想去,觉得唯有常家的媳妇儿,端庄得体的顾凌烨最为合适。

于是在王蕴琳亲自登门相请下,鉴于两家的亲密关系,顾凌烨不好推辞,便只得答应,这样今天常家人才会配合她执行重要任务的时间早早赶到。

常家一行人进了院里,第一件事当然是给洪家道喜。他们全家的贺礼是一个自动压水的热水瓶,和礼金五十元。这是很重的礼了,透出了两家人关系的莫逆。

洪禄承和王蕴琳各自接过礼物称谢不止。他们看看头顶明亮舒展的蓝天,看看院子里到处可见的红“囍”字,又看看嘴里不住说着吉祥话儿的常家五口,心中都是颇多感慨。

特别是王蕴琳,看着仪表堂堂的儿子喜孜孜立在一边,突然鼻子一酸,眼泪竟出来了。

常夫人是最能体会到这种心情的人,也陪着王蕴琳红了一双眼圈。

嘴里忙劝着说,她自己当初见儿子结婚,也是觉得实在是不容易。可再一想,当爹妈的图得不就是这一天吗?好在我就一个儿子,心里酸一回就够了。你呀,后面还得有一次呢。

这样一说,大家就都笑了。

与此同时,清晨的日光也在这个时候晒照进了洪家的宅院,不但环境一下光亮温暖起来。似乎连垂花门两侧的绣球,房檐下的红绸都变得愈加艳丽、耀目了。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

1981年5月1日,阴历三月廿七,星期五,终于到了洪家大喜的日子。

早上五点整,在洪家老宅里,随着洪禄承和王蕴琳洗漱完,老两口打开了房门,穿着得体的新衣,一起走进微弱天光下笼罩的院落里。这个对于洪家十分特别的日子便宣告正式开始了。

其实要严格说来,这日子口儿是有点不完美的。因为这一天无论阴历、阳历都是单数,这和京城老百姓理想中的双数日子可有点不符。

不过这也没办法,谁让这年头的假日有限呢。如果不是5月1日劳动节操办,那就得5月3日星期天了,全都是一样。

要是5月2日来办当然最好,可别人没新郎新娘的七天婚假啊。在单休日的年月里,这个星期六大家还得上班呢,又怎么让亲朋好友来恭祝他们的幸福呢。所以也只能将就了。

好在洪家人都比较想得开,没人愿意跟自己无法掌握的事儿较真,变着法让自己难受。所以这一点点迷信心理所产生的不快,还是很容易就被大家忽略过去的。

反过来讲,带着这种喜幸劲儿肯定没人能安稳地睡懒觉。因此除了孩子,洪家的每一个人,乃至李福和三个“海碰子”,都差不多五点多就从床上爬起来了。

而无论是打着哈欠,还是精神抖擞,他们每个人都在按照昨日早就分配好的任务,自觉忙碌起来。

像李福要负责安置茶灶、水壶、水囤。仨“海碰子”在厨房整理碗碟。

洪衍争、徐曼丽、洪衍文、洪衍茹一起把干果、鲜果、喜糖、喜烟、和茶食小点依次摆盘。

洪家老两口也得布置礼桌。并用红纸包封烟和糖,作为给来宾的回礼。

至于洪衍武和陈力泉俩人,是跑到了“鲜鱼口”的“天兴居”去取早点。

当然,这个点“天兴居”还没开门呢。可他们不比旁人,早就打好招呼了。就为了就着洪家办事,司师傅今天早上了半小时的班儿呢,这就叫熟人好办事。

于是临六点前,两个人带回来了足足两钢精锅的炒肝儿和二十斤包子。

这不多。因为不光是洪家人吃的,六点整厨房大师傅们就得来升灶了,来帮忙的那些人说好是七点钟来。

这么一大早,肯定谁都没来得及吃东西。让大家饿着肚子干活不像话,这都是情理之中的本分。

果不其然,等接下来厨行的人和帮忙的人准时纷至。一看见一桌子满满腾腾的炒肝包子,大伙儿都乐坏了,直说洪家想的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