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开口

重返1977 镶黄旗 2336 字 11个月前

要是说别的还无所谓,可这一提孩子,那可真是触动水清心里最软和的地方了。

确实,洪衍武说的在理啊。

不说别的,孩子一天天大了,挑费也就高了。她又没户口,吃喝拉撒、穿衣戴帽、幼儿园、上学,一件件一桩桩的难题都在后头等着呢。

她要是能顺利大学毕业或许有法子可想,但如今这情况。哎……

想到这儿,水清情不自禁眼圈一红,跟着抹了把眼角的泪。终于把自己的身份为什么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把那些憋在心里的酸楚和委屈,都说了出来。

实事求是的说,哪怕按照最苛刻的标准。水清也可以称得上是这一代大学生的楷模。

她的校园生活可以说是最单调的,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

每天除了上课,就是泡在图书馆里,或是待在宿舍里琢磨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哪怕是在吃饭的时候,脑子里也琢磨的都是学业上的事儿。

唯有傍晚,她漫步在大学校园的甬路上,望着太阳一点点地落山。或是夜晚,她坐在书桌旁点亮台灯,望着宿舍窗外的点点星光的时候。

她的心里才会涌现出一方温暖的世界,情不自禁地思念起家里的亲人和孩子。期盼起毕业之后,能和孩子朝夕相处的生活。

像这样的学习态度无疑是深受老师们喜爱和好评的。要按照常理,水清的前程绝对不应该出现深问题,顺利毕业之后她肯定会获得学校优先分配的。

而作为“京大”新闻系“七七届”大学生中最优秀的一员,她除了进入“国家通讯社”,又或是“国家电视台”这样的中央级媒体单位。几乎不会再有别的可能。

只可惜,水清倒霉就倒霉在她实在太出挑儿了。用句后来的俗话说,那是“智慧与美貌并存”。

而老天爷是最见不得这个的。否则就不会有“天妒英才”这一说了,也不会有“红颜薄命”这个词儿了。

莫名其妙的,水清就发现自己得了贵人相助,处处开始享受特殊待遇。

就拿去批菜来说,她本应当四点钟就起来,就赶到蔬菜仓库门口排队的。

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在仓库开门后尽快拿到当日蔬菜,及时蹬车到农贸市场。

也只有这样,她才不会错过六点到七点前,由起早的人“创造”的一次交易小高峰。

可没想到,从中秋节过后的第三天,她就不用受这种罪了。

那一天,仓库的总调度居然在开门前当众拿大喇叭喊她的名字。找到她之后,就让菜场的装卸工,把最好的时令菜,头一个装在了她的车上。

对此,总调度说是有朋友点名要关照她。以后她再不用再排队了,来了只要报她自己的名字就行。至于是这朋友是谁?对不起,人家不让说。

于是此后她还真就得了方便。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拿货。根本不用自己动手,不用多费口舌。

哪怕只供应大菜市场的稀罕货,菜场的装卸工也能给她装上一份。而且什么菜,份量都要比给别人多出不少。

她不好意思一问,人家非说是损耗。

最蹊跷的还有一件事儿。几乎与此同时,每天中午前,都有一些小伙子找到农贸市场来,就认准她的菜摊儿买菜。

这些人份外客气,剩多少菜要多少菜,不还价不说,有时候还不要找零儿。问他们呢,非说是替单位买的,花公家钱不心疼。

就这样,没几天,她就成了整个农贸市场的知名人物。

这些从天而降的好事,别说让其他的菜贩子嫉妒得红了眼,就连她周围的小贩们也都奇怪起来。挨个跟她打听,家里是干什么的?是不是有什么特殊门路?

可谁也不知道,其实就连她自己也在冥思苦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