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排场

重返1977 镶黄旗 3386 字 9个月前

婚礼仪式即将开始的时候,应付了诸多客人的杨卫帆想起还没和陈力泉、洪衍武一起合影呢。就赶紧张罗找陈力泉,后来他就发现陈力泉坐的位置了,这一下真气坏了。

他马上把迎宾的那几个人叫过来发了通脾气。他指着陈力泉说,我哥们儿一共就来了俩人,一个给我当伴郎。另一个怎么叫你们给安排到犄角旮旯去了?你们问没问啊?谁干的?

那些迎宾的小子们一下就傻了。

还是洪衍武在旁边紧着劝,说大喜的日子别为这点小事耽误了正事。陈力泉也解释说自己是为了陪邻居边建功,怪自己没说清楚。

杨卫帆才饶了那些眨么着眼儿,无言以对的几个人。

但他必须坚持得换地,要求连带边建功也一起挪前面儿去。还说自己以前去观音院就和边建功见过好几次呢,这次更感谢他的帮忙,今后也算哥们儿了。

于是最终,不但在“海防歌舞团”靠前位置的一张桌子上,专为陈力泉和边建功加了两把椅子。他们还和新人夫妇、伴郎伴娘一起照了好几张合影。

这真是让他们当众出了挺大的一个风头。好多“二代”看在眼里,都偷偷打听他们是什么人呢。

再等到坐回席上,却没想到还有更让边建功惊喜的情况呢。

原来杨卫帆刻意把他们安置在苏晓明的旁边了。苏晓明当然是知道杨卫帆多么看重陈力泉这个朋友的,对他们俩都颇为亲切。

想想看,刚和杨卫帆合影,又和苏晓明同席用餐,那是什么劲头?

这让边建功不但觉得倍儿有面子,也简直幸福得简直要冒泡了。

这一顿饭,边建功几乎像在梦里用餐。因为美酒佳肴汽水蛋糕尽管吃了不少,却真有点食不知味。

但说实话,那感觉确实好极了,收获也大极了。

因为苏晓明的签名不但被他轻而易举弄到了手。之后他还有幸看到了杨卫帆、苏晓明和“海防”演员们的现场演出。

那近距离震撼的效果和磁带里听歌哪儿能一样啊?

有意思的是,时隔一年之后,还发生了一件让他回味起来,愈加感到神奇的事儿。

这是因为这顿饭坐在他旁边的一个小姑娘,明年竟然以一首《小螺号》,同样成为了大江南北无人不知的明星。

甚至日后整整红透了十年,成了引发“西北风”,比苏晓明还要知名的乐坛领军人物。

这个女孩就是成琳。

总而言之,对边建功来说,这一次婚宴的差事,那简直成了一辈子永远难忘,总要拿出来炫耀炫耀的往事了。

人都有活得没劲的时候,如果不能对外撒野,那就只能跟自己过不去了。再没别的办法。

所以当天晚上杨卫帆自己把自己灌多了。吐了一个稀巴烂。

第二天连去民政局都是洪衍武开车送他去的。比约定好的时间足足迟到了一个小时,让周曼娜母女和穆迪都等急了。

但不管怎么说,杨卫帆总算是死心塌地上“贼船”了。他顺了大家的意,和周曼娜拿到盖了戳儿的小红本儿,组成了家庭。

对这一点,尽管周家母女看不出所以然来,甚至还因为杨卫帆的醉酒,多少有些怪罪洪衍武,但穆迪却是很感激的。

临别的时候她对洪衍武悄悄说,“多亏了你啊,才没出大乱子。阿姨感谢你。”

洪衍武便于无意中又积攒下了一份人情。

但他是不会恃功骄蹇的,赶紧说。“您言重了。只是尽朋友本分而已,我也希望杨子能生活幸福。阿姨,恕我多句嘴。杨子还没真正谈过恋爱,心里又有点别扭,恐怕今后小两口的相处……所以,家里还得靠您……”

这个提醒可是到位,穆迪若有所悟地点点头。脸色更和善了。

至于杨卫帆,虽然已经认命了,却不代表他就全无意见、彻底消停了。很快,他跟家里就又闹了一场。

敢情穆迪和周夫人合议下,把婚礼定于3月16日在“四川饭店”举行。可那儿对杨卫帆来说是个伤心地啊。别忘了,一切祸根就从那顿饭开始的,他如何能容?

于是在他强烈反对下,最后不得已,只好又改在了“和平门聚德全烤鸭店”。

连累穆迪为说好的事儿变卦,再三跟周夫人道歉。幸好还算及时,否则真要下了请帖可就来不及了。

而洪衍武回去以后也不代表就没事了。他还领了新任务,不但要和陈力泉一起陪杨卫帆去接亲。他还得给杨卫帆做伴郎。这是哥们儿亲口相求,不好推却。

服装是不用他费脑筋的,杨家在“红都”都安排好了,他去量一次尺寸就好。人家连皮鞋、袜子、衬衣都给准备。

只是杨家的汽车因为要接亲戚朋友,有点不够使,恐怕当天需要他和陈力泉自己想办法一大早赶到“海军大院”来。

对这一点,穆迪有点抱歉。但洪衍武却根本不觉得为难。这小子提前跟邻居边建功打了声招呼,就连人带车都给征用了。

到了3月16日,洪衍武和陈力泉坐着出租车准时报道不说。甚至因为他们开了这辆车来,还临时救了杨家的急呢。

原来有辆预定好要接人的车出故障了,正好用边建功这辆“华沙”顶上去,才没耽误事。

为此,穆迪又不由在心里暗许,“这个小武,办事挺靠谱。有他在,连不顺的事儿都顺了。”

再反过来说,边建功被抓了壮丁,损失了半天的收入,那他到底有没有怨言呢?

没有!丁点儿也没有。

边建功也是个实在热心人,仅冲邻居这层关系,他觉得帮忙就责无旁贷。更何况他工作还是洪衍武给找的呢。他一直都感激在心,牢牢记着父亲的那句嘱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