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却又是个好消息。因为谁也没想到所有的“海碰子”居然都过关了。这让屋里在场所有人听了都有些古怪的放松感。
特别是“大将”,他的心情更复杂。既有些喜悦,又很有些伤感,一时竟激动地说不出话来,稍停顿了好一会儿,才恢复了正常。跟着就赶紧着急出门要去找信托商店和派出所去。
倒是洪衍武脑子清楚,拉着“大将”先找谢经理去了。照他想的,都是公安系统的,打电话给交通大队长或许管点用。而且老谢人头广,也许还认识派出所的人也未可知呢。
还真别说,在这两个老熟人出面“帮助”之下,又花了几个钱。夜里十点,总算把事儿说清楚了,人也给弄出来了。
尽管电视、手表还都留在派出所里,要拿发票来换。可这事儿办得真的很及时,否则那几个“海碰子”非得倒大霉不可,差点就给送进看守所去了。
因为虽然他们自身清白,没为非作歹。可这几个“海碰子”生怕拖累“大将”,为了充好汉犯上轴,对为什么集体卖电视的缘故,竟然一个字儿没吐。
而这年头讲究无罪自证,派出所还有决定劳教的权力,你不能自圆其说,故意给警察找麻烦。警察能让你好受得了?
那还不是想关你多久就能关多久。这不,就差点弄成个冤假错案。
直到出来之后和“大将”他们见了面,“海碰子”们才弄明白整件事的始末究竟。
他们这个气啊,不敢跟“大将”来,自然都朝着洪衍武发火儿了。等谢经理和交通大队长一走,这几个小子就闹上了。招呼上“海兔子”一起咋呼着围住了洪衍武,非要把他给扔海里去不可。
“大将”、“三戗子”、“虾爬子”当然要劝。可洪衍武是什么人啊?他跟本不吝这个。
指着几个人鼻子仅仅一句话甩出来,不但立刻把“海碰子”们给整老实了。反倒还让这几个因他蹲了班房的小子们恭恭敬敬把他当爷敬,马上就请他喝了顿大酒。
“怎么着?想折腾我,行啊!本来我还想帮你们大家伙儿把损失捞回来呢,那还是算了吧……”
瞧,这不是打蛇打七寸上了吗?谁跟钱过意不去啊?那是十万块的本儿啊!谁不想翻本那是傻子!
别说这几个小子眼里冒光,“大将”、“三戗子”和“虾爬子”愣了一下,也都面显惊喜。
其实“三戗子”一直有点不明白,为什么洪衍武非要多此一举,在“海碰子”们已经主动放弃金钱之后,还要安排这么一次考验。
在他看来,“海碰子”既然能放弃唾手可得的钱财,应该说就已经通过这场人性的考验了。
每个人连本钱都放弃了,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难道这就叫一报还一报,非得逼着大家也为“大将”着一次急,凑一次钱才能解气吗?
所以在等人的过程里,实在耐不住好奇心的他,憋了又憋也没能忍住,还是开口问了这个问题。
却没想到洪衍武还真有一番道理,这件事绝不是没有必要地故意穷折腾人。
照他的话说,人是情绪动物。激动的时候,感情往往战胜理智。
一瞬间的仗义有时候容易,但也只有情绪回归冷静,经过深思熟虑后仍然能坚持下去的决定,才能算是真正的选择。
另外,放弃一件事也比主动争取要容易得多。
“海碰子”肯放弃这笔钱只能说明他们心里尚有良知,还不是无药可救,却不能证明他们今后不会再度见钱眼开、背叛友情。
也只有主动能为“大将”还债去筹钱,肯为了他去背债的人,才是真心悔悟,今后还能够同甘共苦,值得重新做兄弟的人。
所以基于以上两点,他才会安排这最后一出戏。为的就是要看“海碰子”们究竟有几个人会后悔变卦,又有几个能坚持到底。
那么回来的就摒弃前嫌,再续兄弟情谊,而回不来的没办法,就只好分道扬镳了。顶多,他们的钱让他们拿回去。
这么一说,“三戗子”就没话了。而且也不禁有点替“海碰子”们担心起来,生怕他们反复,丧失最后这一次回头的机会。
理智地考虑一下,他也不能不承认,五个手指头还不是一边儿长呢。未必大家伙儿都真能顺利过这最后一关。
果然,这种担忧成了真。
当天下午,回来的只有“虾爬子”一个人。他家里近,连家里现金,连带找他的亲戚朋友借,拿回来四千多块钱。
但继续等下去,一直到傍晚时分,被洪衍武指使到外面去办事的“小百子”都回来了。可“巴蛸”、“死尸”、“海狗子”和“海兔子”始终没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