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死后,丞相的位子交给了荀彧这个大能人,荀彧对朝廷和明剑足够忠诚,又有能力,明剑对他非常倚重,当然了,还有荀攸和程昱做他的帮手,这两个人也是内政的高手,相比军事方面的造诣,他们还是跟适合当文官。
这三年来,又有刘晔、华歆、崔琰、毛玠等人才投入朝廷的怀抱,这让明剑可选择的人才更多了。他们纷纷补充到朝堂之上,也有的治理地方,尽展自己的才华。
另外一个备受明剑重视的诸葛亮还在奋发图强,研究明剑给他的现代知识,整个人的成长速度比历史上要快了许多,现在的诸葛亮,可以用【妖人】来形容,智慧过人,反应神速。
明剑打算让诸葛亮继续研究,等他满了20岁,再让他出仕做官,避免揠苗助长的恶果。
另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曹操则一天到晚的练兵,屯田。不过曹操觉得很郁闷,经常找明剑发牢骚,想领兵出征。
这也难怪了,曹操就是闲不住的主,而天下未定,曹操心里是有事情的。
对此,明剑也只能安慰这位伟大的古代军事家,让他稍安勿躁,仗有的是他打的。
科举制度也成功的实行起来了,虽然【察举制】还在兼行,但如今已经越来越少了,如果察举的人没有足够的才学,那是通不过的。
科举制度带给朝廷的变化那就是给大汉增加了不少人才,尤其是寒门子弟,他们进入官场,对世家大族的冲击力开始显现出来。
人力资源很重要,人才更是重中之重,大汉的天空开始明亮起来,而明剑也开始扬眉出剑,准备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