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信上前拍了拍罗智的肩膀道:“小叔,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有一颗强大的心脏,不要太过畏惧。
如今我已经尽力做到了最好,接下来便是等陛下的消息了。”
罗智喉结蠕动了一下,向着门外望了望,然后压低了声音道:
“不器,你给我一个准话儿,如果陛下要抓捕你,你能够逃得过吗?”
罗信也压低了声音道:“我留的底牌超出你的想象,不管局势严重到什么地方,我们整个罗家最起码,性命无忧。”
“这就好!”罗智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但是,这一口气刚刚松出去,便听到门外传来鲁大庆的声音:
“大人,八百里加急。”
罗智的手都不由一抖,目光不由望向了罗信。罗信笑了笑,示意罗智坐下,然后自己也坐下,才道:
“进来!”
门开处,一个锦衣卫出现在门口,只是介绍了自己,并不多言地取出了一个信封,递给了罗信。罗信检查了一下封印,然后挥手让那个锦衣卫退下。
待那个锦衣卫退下之后,罗信打开抽屉,取出一个小剪刀,剪开了信封,将里面的信抽了出来,展开观看。
这是一封嘉靖帝写给罗信的信,里面先是赞同的罗信的理论。罗信在到东南之后,写给嘉靖帝的第一封信中,就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让白莲教和张道源跳出来造反是一件好事,他们跳出来,就把他们剿灭就是了,要比让他们依旧隐藏起来好得多。如今大明识海靖平,也是将内部的毒瘤挖出来的时候了。
嘉靖帝原本是将罗信的观点压了下去,并没有公开。但是,当罗信一天一封信,将胡宗宪围剿白莲教和张道源所取得的不断胜利,告诉他的时候,嘉靖帝便觉得罗信的观点无比的正确。
事情就是如此。
如果胡宗宪失败了,罗信就是大言不惭,看不清形势,势必要承担张道源和白莲教造反的责任。
但是,胡宗宪胜利了,这就证明罗信有先见之明。
让北方军队,或者京营去攻打罗信?
说不定反而被罗信招降了!
所以,嘉靖帝和内阁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既然嘉靖帝和内阁都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罗信此时的局势就如同坐在火山口上,随时会被烈火吞噬。
实际上,如今罗信最好的处事方法应该是装聋作哑,对南方不闻不问。等着朝堂派人来。
但是,罗信不能。
如今的南方很乱,白莲教和张道源必须尽快围剿,否则便会变成燎原之势。而罗信想要胡宗宪尽快平叛,就必须保证胡宗宪的粮草,想要保证胡宗宪的粮草,就必须掌控南方政务。
而且,如今的南方官场人心惶惶,胡宗宪的离去,让南方成为一个无头的真空,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人站出来,南方官场就乱了。
如果官场都乱了,还有什么不乱的吗?
所以,罗信是真的顾不上自己处于危险之中,总揽了南方政务。
不过,他还是每天都给嘉靖帝上一份奏章。
奏章的内容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向嘉靖帝回报胡宗宪平叛的进程。而这次胡宗宪似乎也意识到了罗信为了他,顶着多么大的压力,冒着多么大的风险,也意识到这次他自己最后一次统帅军队。所以不仅在战事上全力以赴,而且每天都给罗信一封信,介绍战事。所以,琴双也每天将战事写成奏章的一部分,给嘉靖帝。
第二部分,就是罗信自己的政务状况,他也写得很详细,让嘉靖帝虽然远在京城,也知道南方的一切。
第三部分,便是永远一个内容,每个奏章的结尾,罗信都会请求嘉靖帝派人来总揽南方政务,摆出一副对南方政务毫无眷恋之情。
但是……
匆匆半月过去,嘉靖帝也没有来一封旨意,而且也没有在朝堂上传出什么嘉靖帝的意思,虽然如今在朝堂上,徐党在疯狂地弹劾罗信。
弹劾的内容有十几条,但是最主要的就只有两条。
一个是将白莲教和张道源造反的屎盆子扣在了罗信的头上,言明,如果不是罗信裁军,南方有着卫所足够的军队,根本就不会发生白莲教和张道源造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