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算这个责任可以消除,但是他们的目的是抵抗朝堂的裁军,经此一事之后,他们未来的命运会如何?
反不反?
反了,罗信就在南方,随时可以灭掉他们。
不反,难道就等着被裁掉?
不仅是他们心中惶然,就是那些文官心中也惶然。在他们管辖的范围内,出现了兵变,而且攻打了两座县城,他们还不能够有效地进行剿灭,哪怕是摆出一副出兵的态势也行。
但是,没有!
完全没有!
不是他们不想,而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指挥不了军队,而且还不敢像之前那般对军队呵斥,心中恐惧逼反了那些卫所,将他们杀了,造反。
所以,他们这也是失职。
再想到罗信当初在南方赈灾的时候,杀得人头滚滚,谁知道罗信这次会不会拿他们的人头祭旗?
特别是徐党的他,每天都过得心惊胆战。
而就在他们这种惶惶不可终日中,罗信已经到了另一座被反军占据的县城。罗信见到那些反军还据守在县城内,他悬起来的心终于放下。
实际上,这是他看到的最好的结果。这些叛军聚在县城内,罗信便可以一举歼灭。如果这些叛军逃走了,化整为零,变成若干小股四处纵横,罗信想要剿灭他们,就需要废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毕竟他只有四千骑兵。而剿灭叛军的时间一旦拖延了下来,很可能就会爆发出更大的事件。
那些回撤的人回到了自己的阵营,便纷纷扔掉了手中的盾牌,然后翻身上马,取出了兵器,向着城门虎视眈眈。这不由让城墙上的那些反军也紧张了起来,将目光也都望向了留在护城河沙袋上的那三个人的头上的盾牌。
实在是他们只能够看到两个巨大的盾牌,而看不到盾牌下面。
而此时,全国各地的目光都汇聚在这个广东小小的县城,只是绝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罗信已经来到了这里,他们以为罗信还在路上。这些人都计算着,估摸着罗信应该在胡宗宪那里呆上一天,却没有想到罗信当日便带着戚继光出发了。但是在南方的那些卫所和皇亲国戚可是时刻注意着罗信的举动,他们可是知道罗信已经到了黄县。
只要黄县能够抵挡罗信三天,他们就有信心了。一个小小的县城如果都能够挡住罗信三天,那罗信也没有什么可怕的。而且如果罗信攻城三天还没有攻下来,那三千骑兵应该最少死亡一半。到时候,干脆整个南方都反了吧,将罗信彻底杀死在南方。大明没有了军神罗信,到时候再去鼓动胡宗宪反了,攻进京城指日可待。
在这个时候,在两个盾牌下面的那个人,从怀里取出来一个火折子,拔开火折子,那火折子便冒出火光。那个士兵将火折子凑近那个四四方方的大包上垂下来的一根引线上。
“嘶嘶……”
那根引线立刻便被点燃,冒出了火花。那个士兵将那个大包双手抬了起来,向着城门狠狠的扔了过去。
那个大包砰地落在了地上,然后又朝前滚了几滚,砰在城门上不动了。而此时站在沙袋上的三个人却掉头狂奔而去。城墙上的那些反军愕然地望着下方,他们看不到城门洞的情况,不知道方才扔进去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但是,正是因为不知道是什么,心中才慌乱。正当他们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大的时候,耳边就听到一声山崩地裂般的巨响。
“轰……”
整个县城都在摇晃,城墙上的人都被震得东倒西歪。那城门被那个大炸药包炸得四分五裂,城门洞开。
“杀!”戚继光大喊了一声,率先冲向了城门。
“杀!”
戚继光的三千骑兵和五军营的一千骑兵已经如同一条洪流一般地冲向了城门,还没有等到城墙上的人反应过来,便已经冲进了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