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如今的高拱感觉到自己已经掌握了内阁,应该有所作为了。想要有所作为,必先要从都察院开始,所以,高拱开始雷厉风行地动手了。他的第一步便是将都察院内先整理了一下。实际上都察院也如同一个小朝廷一样,分成了几股势力。
一股属于他高拱的,一股属于徐阶的,一股属于中间派。而这中间派又有两股,一股原本就是中间派,他们是清流,不依附任何人。一股原本是属于严嵩的,严嵩倒台之后,徐阶和高拱忙着争权夺利,而严嵩的这些人又夹着尾巴做人,每日混日子,才没有被被罢官。
但是,如今不同了。
高拱感觉到自己已经完全掌控了内阁,徐阶已经不足为惧,该自己大刀阔斧地行动了。所以,他先对严嵩的那些人下手了,那些人一屁股屎,只要肯去找,自然能够找到贪污受贿的证据,只是两天的时间,高拱就将这些人纷纷罢官。然后便开始针对徐阶的人,抓到八柄的,就罢官,没有证据的,就调离。不到五天的时间,便将整个都察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然后便任命王锡爵为都察院御使。
王锡爵可谓一步登天,年纪轻轻掌管了一个衙门,心气也高了。而且年轻人血气方刚,也看不惯那些贪官污吏和混日子的官员。上任之后,便给嘉靖帝上了一本折子,折子的内容就是要治理大明官员的风纪。
这个时候的嘉靖帝处于什么状态?
他的状态和高拱差不多。
只是看到了罗信将贪官污吏杀得人头滚滚,看到了杀完这些贪官污吏之后,地方并没有乱,反而在新官的治理下,井井有条,特别是看到了对那些贪官污吏的抄家,解决了大明部分财政。
所以,嘉靖帝很痛快地同意了王锡爵的建议。他还等着王锡爵也如同罗信那般,整治一批贪官,最好能够再抄家一批官员,给他抄来更多的银子。
王锡爵得到了嘉靖帝的恩准,得到了高拱的支持,便将都察院一百多个御使集中起来,召开誓师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