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们也不是奔着那颗金丹去的,还有另外的寓意。
实际上,高拱和徐阶是如今朝堂之上最大的两个党派不错,但也有一些中立官员。他们看不上徐阶的苟且,也看不上高拱的清高,所以他们一直在寻找第三股力量。
这不奇怪,不管高拱和徐阶多完美,也总有一些人看不上,更何况高拱和徐阶也不是完美的人。自然也就有些人不愿意投靠他们两个。
只是如今朝堂之上,只有这么两个大能,不投靠他们两个,便没有了组织,活得就憋屈。虽然常常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破口大骂,但是心中也着实向着找一个靠山,找一个组织。
原本他们是看好罗信的,罗信的经让他们看到了一代奇才。看到罗信这样的人,没有人不动心。但是,罗信当时年纪太小,而且在京城是时间又太短。
平定北方的时候,罗信根本就不在京城。作为一个组织的领袖,那是必须要在京城的。所以,那个时候罗信虽然威名赫赫,众人也都在等他返回京城。
但是,等到他返回京城之后,当上了内阁司值郎,这个位子对于年轻的罗信来说,已经是前途无限了,原本就有些人想要靠拢了,而且也确实有一些品级低下的小官靠拢了过来,加入了复兴社。但是,随后罗信就被徐阶折腾的欲仙欲死,整日跑到户部去要钱,然后又被打发到詹事府。
前文已经说过了,大明根本就没有太子,你弄个詹事府,让罗信过去,这不是失宠是什么?
众人虽然没有组织,但是也总不能够跟着一个根本就没有前途的人吧?
大家辛辛苦苦地读书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一个前程?
所以,那些想要靠拢罗信的人又停住了脚步。
但是……
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罗信竟然咸鱼翻身了,外放东南了。
这又离京了。
于是,他们的目光又聚焦在东南,在东南,罗信一番漂亮的组合拳,亮瞎了他们的眼。所以,听说罗信要回京了,他们可是摩拳擦掌,想要投靠罗信,干一番事业。
但是,他们又失望了。
还没有等到罗信回京,他们就打听到了罗信又被嘉靖帝打发到詹事府了。
这又失宠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