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谋议

明士 黄石翁 2219 字 9个月前

夜半时分。

罗信躺在被窝里面,双手枕在头下,眼中现出了焦虑之色。白天他在贺年和王梓任等人的面前表现得胸有成竹,一脸的平静。到了夜间,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心中的焦虑便显现了出来。

如今的状况是,胡宗宪不敢和王直翻脸。实际上,在罗信看来,大明水师的实力如今是不如王直,但是却也没有天差地别,而且大明水师不是说你船多了,人多了,就有实力了,而是从战斗中不断地提升实力。所以,在总督府的时候,罗信曾经提议,干脆大明水师就出动,和王直碰上一碰,就算不能够将王直灭去,也让他知道大明也是有力量纵横大海,不要让王直认为,在海上离了他王直就不行。如此再坐下谈判,大明官府就会扩大自己的优势。

但是,胡宗宪不敢。他对王直在海上的实力十分恐惧,生怕自己好不容易,花费无数金银的水师都赔在海上。到那个时候不说和王直的对话中全线被动,恐怕嘉靖帝也不会放过他。

“徐海,辛五郎和王直相争,这真是一个浑水摸鱼的好时机啊!”

罗信叹息了一声,心中暗道:“不知道堂兄有没有得到倭寇开战的消息?会不会把握住这个机会?”

台湾岛。

一座大城已经初具规模,数万的男丁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着,一些身穿官服的文人正在忙碌着指挥众人。

在一片广阔的田野上,数万女人正在开荒种地。还有一些女人在养蚕,从大明随着那些工匠来的女人,还有海盗家属中会养蚕种地的女人,增长教那些不懂农桑的女人种地养蚕。

在能够登陆的临海海岸线上,还有数万男丁正在修筑码头,工事。还有一批工匠,正在建造战船。

一排房屋内。

各种工匠正在带着一群男人打造各种兵器,农具。

在一个大屋子里面,正有几个大工匠围绕着一张大桌子争吵着,他们正在研究火炮。

而桌子上的那张图纸和一些资料,正是罗信提供的。只是罗信也就只是知道一个大概,余下的都需要这些工匠研究。不过,有了罗信提供的基础,这些工匠的研究每日都在进步。想必过不了多久,第一个火炮就会在此诞生。

远处,正有无数支军队在扫荡各处土著,然后将这些土著一批批地押解到各处工地,经过分配,建城的建城,修筑码头工事的去修筑码头工事,机灵一些的,会被各个工匠收为徒弟。女人也被分配到种田养蚕之中。

罗信此时掌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十五万,这十万人中已经有两万军队,这两万军队中的八千人来自北方招揽来的老兵,还有五百罗胜旧部。还有八千左右是罗信一路扫荡倭寇老巢,捕捉的海盗,剩下的数千人是从抓住的土著中挑选出来的。

除了这两万军队,余下的十三万人,一部分是扫荡海盗老巢时候,抓回来的海盗家属,一部分则是抓来的台湾土著。

无论是那些曾经的海盗,还是台湾的土著,如今过得都非常开心。

当那些海盗看到如此一座大岛之后,整个人都呆了,他们也在海上纵横了几年,甚至十数年,竟然没有发现如此一座大岛。罗胜将这些人集中在海滩上,将罗信教给的说法,激情四射地讲述了一遍之后,那些海盗当即就心甘情愿地跟随罗胜了。

没有人愿意当海盗,这些人当初也都是大明百姓,是被不同的原因逼得活不下去,逃到了海上,成为了海盗。但凡有一种能够让他们活下去的方法,他们也不会选择去做海盗。

如今听到罗胜说要在这里建国,以后他们都是开国功臣,会分给土地,而且当他们建国之后,还有机会以国家使者或者商人的机会,堂堂正正地前往大明,更可以将留在大明的家人接到这里来,便立刻打动了他们,从他们被罗胜抓捕,不得不归顺罗胜,做一天海盗打劫一天地混日子,变成了满腔热情的投入到追随罗胜之中。

他们是这样,那些土著也是如此。刚开始被罗胜抓过来的时候,都是被动地按照吩咐做事,但是当罗胜派那些读书人不断地为他们描述美好的前景,不断地给他们洗脑之后,这些土著人也爆发了热情。而且不仅如此,还主动地要求去说服其他的部落前来投奔。罗胜自然心中大喜,立刻派人跟着这些土著前往其他部落,很快前来投奔的人便越来越多。

最重要的是,投奔罗胜有饭吃,不必再过着打猎的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

当然,也有顽固不化者,对着这样的土著部落,罗胜只有一个字:

“杀!”

方自根统筹户部,如今罗胜也是一个有钱人,在扫荡了无数大中小海盗老巢后,他得到了大量的财物和粮食,特别是扫荡了徐海,叶麻和辛五郎的老巢,不仅是获得了大量的粮食,金银,还有无数的财宝。这些财宝有的是出产大明,有的是出产弗朗基,西班牙等藩国。方自根带领着一些人将这些东西详细分类,每日提供给各个工地各种物资,还要调拨粮食等等,忙的方自根脚不沾地,但是却精神焕发,整个人都年轻了不少。

周贤身为礼部尚书,每日带着一些人教化那些土著人,并且开设学堂,不管是海盗的孩子,还是土著的还是,都必须上学。

崔浩也很忙,虽然此时的台湾岛处于建设当中,还没有税收。但是崔浩去已经开始细化税收政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台湾没有免税这一说,就算是读书人也必须交税,而且是按照土地交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