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等

明士 黄石翁 1129 字 9个月前

在这个世界上,恐怕人是生命力最为顽强的一种生命。

这半年,对于朝堂来说是风云变幻,但是对于天下学子来说,也是匆忙而紧张的半年。

因为这半年的二月,四月,六月,各地分别经过了县试,府试和道试。

过了道试的学子都换上了秀才衣,挎着秀才剑,纷纷离家游历,因为距离乡试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要到明年八月秋闱。这对于那些早就向往外面世界的秀才们,便迫不及待地结伴而行了。

京城。

作为大明的中心,对于这些秀才来说,那是必须来游历一番的,是带着朝圣的心理来的。

而此时,在大明的中心,京城的朝堂之上,徐阶已经独掌朝纲了,最起码在表面上看是如此,高拱已经真正地成为了内阁的一个摆设,如同严嵩时期的马芳一般,

邹应龙依旧在考察着内外官员,不时地罢黜,调动京城内外的官员,渐渐地将徐党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

周玉,张洵和罗智依旧在修编《元史》,因为徐阶说不合格。不过徐阶却把徐时行调到了内阁,和罗信一样担任内阁司值郎。并且十分重用徐时行,将许多重要的工作都交给他做。

罗信呢?

罗信如今只负责一件事,那就是去户部为嘉靖帝催要银子。罗信也不言语,每天都会去户部,仿佛他是在户部工作一般。然后每日在回到内阁向徐阶汇报,换来徐阶一顿苛责和训斥,甚至给罗信下了一个月的期限,如果在一个月内再不能够催要回来银子,就不必在内阁任职了。罗信也不反驳,依旧每日去户部。

他这种状态连徐时行都看不下去,但是他此时已经跟紧了徐阶的脚步,虽然心中曾经敬佩罗信,但也只能够对罗信敬而远之了。

周玉等人更是义愤填膺,这一日,在周玉的书房内,晋阳九杰都在座。周玉忍不住劈头便问:

“不器,你究竟准备忍到什么时候?”

“是啊!”张洵也忍不住说道:“我们这半年来,结交了很多有识之士,虽然我们在京城官职微小,但也是一股庞大的力量,我们掌握了大量的证据,这半年来,邹应龙通过考察提拔的官员有着很多都是贪腐之辈,甚至草菅人命,知法犯法,只要我们将这些折子上去,一起弹劾邹应龙,身为吏部尚书,却提拔大量如此人为官,最差邹应龙也是一个渎职之罪,给徐党一个警告,别把我们当做软柿子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