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3章 封王?

李汝鱼一旦封王,以他如今的官场分量,兼国之辞便越发稳笃。

到时候的三人决权就要变成四人决权。

赵室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能在大庆殿里参加大朝会的,哪一个不是官场老油条,尤其是那些个辅政大臣,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很快有人想到了其中的妙处。

这是赵室以退为进!

果不其然,明知道李汝鱼不够资格,赵飒和周妙书也赞同此举。

似乎一点不担心李汝鱼封王之后加入决权之列。

而宁缺以及魏禧等人则一力反对,原因倒是很简单,无关乎官场利益,他俩恪守的是大凉官场原则,李汝鱼不够资格封王,那就坚决不封王。

而且,这件事最应该反对的枢相公。

如果李汝鱼封王,那么枢相公的面子望哪里摆?

果不其然,枢相公也反对。

参知政事谢琅赞同。

而当事人李汝鱼竟然也在推辞,说自己名不正言不顺,无有功劳,愧不敢封王,还请众位同僚勿要捧杀,使自己成为天下众矢之的。

赵室当然不会善罢甘休。

依然坚持,并且例数了李汝鱼诸多功劳:连开封城外战岳单也列了进去,吹得天花乱坠,说李汝鱼以一剑之功,压得岳家王爷不敢有异心,当是平定内乱的最大功臣云云……

也是个丧心病狂的不要脸。

但目的昭然若揭。

李汝鱼若是被封王,封地在哪里是个问题——很可能是禁军所盘桓的地界。

其次,李汝鱼封王之后,是呆在临安还是就藩?

以赵室这个举动来看,他们是有绝对把握让李汝鱼去就藩的,若是这样,李汝鱼就得交出左散骑常侍的官职,甚至连枢密院同知枢密院事这个副相公也保不住。

就没有范围还能在枢密院任职的前例!

所以赵室一旦达成目的,李汝鱼就只是一个普通的闲王,最多在北镇抚司挂一个镇抚使的闲职,可谓彻底将李汝鱼赶出了朝堂中枢。

这一招以退为进,端的是一记重手!

所以这一次的大朝会上,除了谢琅意思着赞同以外,其余所有反对李汝鱼封王的人,都是变相的在帮助李汝鱼。

大家也明白,李汝鱼一旦架空,临安将成赵室的临安。

谁也别想再坐收渔翁之利。

谢琅和谢韵两人则要担忧一些,就怕这一退,在无前进之日。

谢长衿拍案而笑,端起酒杯,“我这辈子,已经没什么奢望,就等着将来那一日,你能让我重入仕途,也不算丢人,也不会给你丢人。”

顿了下,“我可还记得你曾经说过的话。”

坐井观天阔,出井揽山河。

李汝鱼也端起酒杯。

人逢喜事精神爽,何况面对的几个酒场老油条,是夜,李汝鱼再次大醉。

他倒是一醉睡了过去。

谢琅被周婶儿埋怨了个够呛,小小则是追着谢长衿气呼呼的说你这个当舅舅的,怎的这么没良心,喝那么多酒就不怕伤身么。

谢长衿一脸幽怨。

谢韵站在一旁最为惬意,看着被奴仆抬进厢房的李汝鱼,看着被周婶儿谢纯甄数落得抬不起头的谢琅,又看着被小小追着抱怨的谢长衿,笑了。

陈郡谢氏,交给你们了!

女帝弱世家。

陈郡谢氏,将和那河东柳市一样,在这个世家话语权越来越少的新大凉,将拥有辉煌的地位。

如此,赌上一把又何妨。

院门口,仿佛回到老家的花斑,慵懒的卧在地上,吃撑了的它有气无力的甩着尾巴,对身旁小心翼翼经过的丫鬟不屑一顾。

人类真无聊。

……

……

年关很快过去。

立刻便晴空起惊雷。

大朝会第一日,赵飒拿着那位御史中丞弹劾李汝鱼兵部尚书职责一事的折子,和满朝群臣商议,是否因摘去李汝鱼兵部尚书一职,从兵部左右侍郎里提拔一人补缺。

和此事休戚相关的枢密院反对声最为激烈。

李汝鱼在兵部,对枢密院这边极为有利,枢相公和王竹书当然恨不得李汝鱼连户部尚书也一并权兼了,如果李汝鱼没了兵部尚书一职,新的兵部尚书不配合枢密院,倒是个麻烦事。

然而后遗症来了。

枢相公如今不是决权之人,他的话语权仅限于军事。

关于政事,左右相公加赵飒,都可以光明正大的驳斥,让枢相公和王竹书两人无奈的很。

参知政事谢琅意思着反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