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章 山雨欲来

为此,群臣建议,在皇宫外城的三省六部旁,新建一座公事楼,双相一王决权之时,便在这座新建公事楼中定夺。

大局已定。

退朝。

出了大庆殿,三三两两人以群分。

周妙书、赵镰、赵飒以及宗正寺卿赵麟,再和其他几位臣子走在一起,丝毫没有避嫌的意思。

枢相公和王竹书一起回枢密院。

本是一个人独行的左相宁缺不知道在想什么,竟然小跑了两步,并肩和枢相公低声交谈着什么。

李汝鱼和谢琅一起。

谢琅的神情有些凝重,忧思重重,“这样一来,你我二人,都有被架空之感。”

李汝鱼却像是无事一般的笑了笑,“谢相公难道没有心理准备?”

谢琅愣了下,看着身旁的青年,忽然间明白了一点:“其实你早就料定了,赵室会用尽一切办法架空你,所以你早就想到会有今日之事?”

李汝鱼点头,“确实如此,只是没料到这个人会是赵飒。”

不知道为何,李汝鱼又想起了那个手持风嘴梨花枪脸有梨涡的女子,再相见时便各为前程,只怕会刀剑相向。

谢琅点头,长出了一口气。

先前还担心李汝鱼会被今日之事打击得没有士气。

这确实是可以预见的。

赵室,虽然被女帝登基后就打压得没了脊梁,但毕竟是执掌大凉江山数百年的皇室,女帝走后,赵室那些蛰伏力量的抬头之势,还真没几个能压制。

也更能看出女帝的伟大。

李汝鱼又道:“所以接下来确实有些棘手,本以为对手是赵晋和几个六部尚书加上赵镰之流,没曾想直接拉拢了右相周妙书,再加上坤王赵飒,这股力量确实不可小觑。”

谢琅沉默了一阵,“其实重点只有两个。”

李汝鱼顿足,看着远处的枢相公、王竹书和宁缺三人,无奈的道:“最终到底还是在枢密院的争夺上,谁能得枢密院,谁就能得天下。”

话是这么说。

枢密院确实重要,尤其是得到枢相公的支持,不啻于直接宣告胜利。

但对于李汝鱼而言,比起得到枢相公的支持,更重要的得到岳单和禁军的支持,开封的大凉铁脊军是徐骁和君子旗,属于自己的势力。

岳单的镇北军在北蛮,赵室不好拉拢,自己也不方便。

驻守京畿附近的禁军则完完全全掌控在赵室手中,代替田顺上任的禁军都指挥使一直是个神秘人物,但是今日赵飒的出现,李汝鱼隐然有种感觉。

禁军都指挥使不是赵飒就是安梨花。

但还有西军。

西境女王徐秋歌虽然被架空得厉害,西军都统制姓霍,副都统制是高丽仙,这两人的态度,貌似是保持中立。

但不论是禁军、西军还是铁脊军乃至于镇北军,皆在枢密院调度之下。

何况这四大军中,皆有枢相公的心腹老部下。

谢琅忽然问道:“不见得。”

李汝鱼讶然,“为何?”

谢琅若有所思,“你似乎忘记了一个人。”

李汝鱼怔住,想了许久,也没明白自己究竟遗忘了谁。

谢琅直接点透:“那位定鼎南北之战的兵仙。”

李汝鱼恍然大悟。

女帝在最后平定内乱时,先用了神将项羽平定蜀中,最后又用了一位兵仙解决镇北军和北蛮,但自那之后,这位兵仙就人间蒸发。

女帝去东土后,他也没出现过。

若是能得这人,确实有逆转乾坤的可能——但这位兵仙在何处?

天晓得。

反正形势不容乐观。

赵晋已得两点之一的赵飒,剩下的一点,可以是岳单,也可以是西军那位霍姓武将,更可以是徐骁或者君子旗,又或者是枢密院。

再得其中一点,自己就将陷入胜负未知的苦战。

所以,自己需要提防。

至少目前而言,自己依然掌控的着主动,只不过接下来的朝堂上,会受到一些排挤。

倒也无妨。

李汝鱼深呼吸了一口气。

朝堂不见烽烟,只闻血腥。

接下来的日子里,临安朝堂会死很多人,或死于刺客,或死于律法,中枢部门的任何官员,都将卷入纷争之中,无人能幸免。

不知为何,李汝鱼一念及此,竟有些热血沸腾!

男儿入仕,不正是为此?

幸哉,壮哉!

身后忽然传来声音:“李大人,且慢行。”

李汝鱼回头,讶然。

是礼部左侍郎范闲。

“范达人有事?”

范闲笑眯眯的,“早些年见过李大人的那一副墨宝《侠客行》,这些年念念不忘,不知道李大人可否赏脸,今夜西子湖畔夜游一番,容属下求一二墨宝。”

同样擅长行书的范闲,哪会不被书生墨宝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