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琅愣住,隐然不祥……
李汝鱼蹙眉沉思,这样的情况下,宁缺和周妙书肯定不会让出位置,周妙书又执意要推举一个赵室的人,只有自己让。
但赵室赵晋不行,谁还有这个地位和实力让自己主动让出?
谁有这个地位和实力能够封王?
直到此刻,李汝鱼才知道周妙书和赵晋等人谋划的何等细密,先是提出听政混淆视听,然后真正目的是三相公决权,又推出赵麟混淆视听,让众人以为赵晋才是真正的人选。
岂知不过是以退为进。
真正的人选,怕应该是接下来的这人,可以说,周妙书和赵晋的谋划,一步接一步,环环相扣,让人不知不觉落入圈套之中。
赵晋之才,果然不可小觑。
但是谁人能让满朝文武信服?
李汝鱼隐然有种感觉,今日的朝堂之争,只怕自己要落下风。
那个赵室真正要推出来的人,只怕更在赵晋之上。
赵室之中,谁有这等实力和地位?
李汝鱼想不到。
但他又大概想明白了一件事,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女帝着张河洛告诉自己的需要警惕的一个点。
一个赵晋要找到的两点之一。
按照女帝临走之前叮嘱张河洛的说法:赵晋得两点,便有和自己放手一搏的实力。
得其中一点,可于朝堂之中平分秋色。
得另一点,则可在军伍之中不相上下。
两点齐得,晋为普。
天下五五开。
大庆殿外,忽然传来闷雷一般的声音,震荡着整个殿宇,有人负手而来,白衣飘飘器宇轩昂,宛若一头白虎行走人间。
意气风华无双。
“谁说赵室无人?”
“我在!”
“我在,则无人可窃赵室天子位!”
“我在,则百姓不再遭乱世之苦!”
“我在,则大凉盛世必再延百年!”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欢迎你!
?没来由的,除了受压迫最强的重臣,三省六部诸侍郎以下,枢密院副相公以下,诸市监少卿以下,乃至于御史台、谏议院等诸多不能在这种情况下发言的官员,忽然振奋了起来。
体内热血沸腾。
那种看热闹喜闻乐见的激情在众人心里澎湃。
恨不得叫上搬来小板凳放下小糕点再泡几杯龙井,然后好好看这一场大戏。
李汝鱼终于要出手了!
终于等到这一刻。
今日的大朝会,总不能是一场周妙书的独角戏,那多没意思。
倒要看看,女帝钦定之人,究竟有何出彩之处。
能否压住大凉的右相。
右相周妙书,于是大夫赵镰,以及宗正寺卿赵麟,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刻,但反应依然不尽相同,周妙书是见猎心喜,赵镰是怒意沸腾,赵麟……
畏惧的退了回去。
赵麟不成才,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毕竟赵室之中,像赵麟这样被女帝吓破了胆的不在少数。
左相宁缺的反应则有些含糊难辨。
枢相公睁开了眼。
参知政事谢琅则精神一振,此刻是最紧要的时候,作为参知政事,他必须跟上李汝鱼,在朝堂上代表着陈郡谢氏给以李汝鱼最大的支持。
枢密院另外一位副相公,签书枢密院事王竹书则完全是看热闹的反应。
就差没有从袖衣里掏出瓜子嗑了。
周妙书哦了一声,“赵晋目前尚无官职在身,但可以参加今年的科举,想来以赵晋之才,三甲及第是完全没有问题。”
李汝鱼也哦了一声,“中了么?”
周妙书干笑了一声,“科举不还没开始么?”
李汝鱼也笑了一声,“那就还没中?”
周妙书沉默不语。
先前之争,自己一直在等着李汝鱼出手,可此刻李汝鱼出手,周妙书才知道这个青年远远不是自己的想的那么简单。
御史大夫赵镰跳了出来,“赵晋本是宗室子弟,又是天子兄长,科举中第那是锦上添花,就算没有功名在身,以赵室子弟身份入仕,难道李大人也觉得不妥?”
顿了一下,“出身、才华皆备,何止于功名虚妄?”
李汝鱼哈哈大笑一声,旋即看着赵镰,“赵御史莫不是忘了,女帝已弱世家,如今大凉才子入仕,恩荫依然尚可,世家推荐亦可,然绝无入仕便高升至此,否则何以服天下众人,何以让天下寒门学子诚服,赵御史莫不是要彻底推翻女帝延续大凉辉煌之政举?”
这个帽子扣的很大。
女帝虽离开了大凉,但天下民心如今尚念女帝。
谁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推翻女帝的政举?
新天子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