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户部,你可知道,江南一带是我们纺织行业的主要集中地,其实在其它地区,纺织行业虽然没有江南那样集中,但也同样是有的,你可知道,靠这一行吃饭的有多少人吗?涉及到多少家庭吗?当初我们对付楚国的时候,只是断了他们的纺织品的销路,就让江南饿殍遍地,动乱不休,你不会忘了吗?”
“呃?”耿精明打了一个突儿,似乎是想起了什么。
“现在我们可是江南的统治者,这个机器一旦应用,真如陛下所言以一当百,你可知道有多少人立即要失去他们赖以存活的技艺吗?不仅仅是哪些在作坊里作事的人,还有那些男耕女织的家庭,立时也会断了一条谋生之路,这会让多少人家陷入困顿吗?陛下,滋事体大,一定要谨慎从事啊,楚地刚刚回归,人心并不稳固,突然来上这么一出,臣只怕江南等地,立时又会陷入到混乱当中去。甚至会波及到其它地方。要知道这一次我们打击的可不仅仅是江南一地,而是整个行业,我们大明本土也是有纺织行业的。”
“岂能因噎废食!”耿精明道。
“涉及千万人家,无数子民,耿户部别忘了,民来国之本,民若乱,何来治?”权云反驳道。
“首辅所言,的确是有道理。”秦风点头道:“商人逐利,一旦出现了这样的机器,他们必然会抛弃原先的工人,肯定会造成大量的失业人群,而价格的大幅下探,也必然会伤到我们大明现在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是不可避免的的事情,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停下前进的脚步,怕发生问题而摒弃先进的技术,这是自缚手脚。所幸的是,我们现在知道会发生问题,而且知道问题会在哪里发生,那相对来说,就好办多了。我们可以预先做好相应的应对预案,解决这些人的出路问题,那么首辅担心的事情,便不会发生或者发生之后产生的破坏作用微乎其微。”
“陛下所言极是。”耿精明连连点头:“陛下,江南地少人多,将来一旦这些机器投入使用,所需要的人将会更少,但我们大明有的是地方差人,就拿桃园武陵等人而言,郡守们甚至下达了女子十六岁尚未婚配便会由官府强制嫁出去的地方法令,为什么,不就是想增加人丁吗?这些人在江南没了活路,为什么不去这些地方呢,去了这里,给房子给地给牲畜,有什么不好?”
“故土难离啊,一个人要不是实在没有办法活不下去了,谁肯离开家乡去讨活路?”权云叹息。
“我们大明建国十余年来,百姓迁徙已成常态,这些人现在过得可比那些没有走的人好得多。”耿精明道:“大明可不是以前的大越,交通发达,即便是千里之遥,也不过是数日可达,又有什么故土难离之说?只要朝廷做好应对办法,便能办好这件事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凡想要阻挡历史车轮前进的,必然会被车轮碾压至渣。”
权云默然半晌,看向徐来:“徐大师,这个东西从现在到真正投入使用,还需要多长时间?”
徐来思忖了一下道:“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速度会更快一些。一到两年吧。当然,这也需要相应的行业派出他们最估秀的匠师与我们一齐来研究如何衔接的问题。”
“陛下,那就以两年为期,政事堂为认真地研究如何应对这一场大风暴的来临。”权云拱手道。
“首辅辛苦了。”秦风真心诚意地道,机器工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手工业的大面积灭亡,由此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并不是一件小事,从现在就开始准备,未雨绸谬,正是老成谋国之道。
实验厂房里的工人已经被赶走了,皇帝,首辅,二位尚书再加上一位天工署的大人,毫无形象的席地而坐。
“这么说来,短时间内他还不可能投入使用?”小猫眼中的神色黯淡了几分,“陛下,依您的估计,一旦他真能够实实在在的运用在轨道车上,效率比之以前的马拉轨道车如何?”
“这怎么能比呢?”秦风头摇头像拨浪鼓,“效率起码是十倍以上。”
小猫的眼神再一次地亮了起来,炙烈的光芒让在场的几人都有些受不了。“这岂不是说,我们如果从越京城运送兵员,物资到桃园郡,最多两天便可以抵达了?”
“理论上就是如此。”秦风用力地点点头。
小猫立即转头看向徐来:“徐大人,徐兄,别的啥也不说了,你就说你差什么?差人,兵部给你弄来,差钱?兵部每年都有一笔特别资金,我一个人便可以作主,想要多少,你滋声儿,我就一个要求,这玩意儿,越早投入实用越好。”
“需要时间!”徐来冷静地道。
耿精明的眼睛一直如同梭子一般在那台样车之上来回扫视,“陛下,您刚刚说过,这台机子不仅能当机车使用,还能用在冶炼,纺织等无数行业之上?”
“当然。”秦风道:“他本质之上,是一台能够产生巨大能量的机器,是用在机车之上,还是用在战舰之上或者用来带动别的什么玩意儿,都是可以的。”
耿精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假如说,我们在江南的纺织行业,如果能研制出与这台机子相适应的纺机,缫丝机等,也就可以使用它来作为源动力了是吗?”
“不错。”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耿精明脸上露出了快活的笑容:“效率如何?”
“以一当百。”
“哈哈哈!”耿精明快活地手舞足蹈起来,“这么说来,我们的纺织业的成本将急剧下滑,低到一个让现在的我们不敢相信的地步,陛下,我们的丝绸运往海外,将会赚取更多的利润。而且,臣突然就又有了一个收拾齐国人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