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縣知縣是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高瘦高瘦的,他告诉众人,这里以前正是葵花縣两衙旧址,共有二十几间杂役房。
再说縣里,一共六千多百姓,万幸无一人伤亡,但葵花縣却是没了,流离失所的百姓们,只得暂时转移到附近的山上避难。
徐茂先一行又看了縣里的户部和吏部衙门,还有一处工部的官窑,这三处旧址已经完全崩塌,还有大量的土坯民房,走在路上,哗啦啦一阵碎响。
有时走得重一点,灰尘就会随着双腿飞扬起来。剩余的民房不多,即便没有天灾掠过,也是那种极其破败的老房。
葵花縣,大明朝开国时初建,年代久远、贫寒之地,全縣别说能找不到半片琉璃,就连遮窗的白皮纸都没有。
很多百姓,尤其是贫苦百姓家的窗户,都是用烂布给钉死的。夏天的时候,百姓就把烂布给扯了,冬天再钉回去。
这样的穷苦縣,徐茂先小的时候,在父亲出巡时也曾见过。但没想到,在谷阳府还能看到如此破落的清苦之地。要不是这次洪灾,说不定这里的百姓,依然得在这里度过不知多不个春秋。
古管事看到这里,他身边的一个姑娘,拿着本子不停地记录,这个女人是古管事的随从。
她记录了这里的情况,古管事便道:“我会将这些问题,呈报给商老先生,如果商老先生同意的话,我们将重建这座縣城,不过我有个小小要求,就是必须在重建之后,由以前的葵花縣,启用商老之名讳,仲永縣!”
古管事说话的时候,一直是看着徐茂先的反应。
而众人在心里暗道:“这位古管事还真敢说话,恐怕这不是商老先生的意思,而且他为了讨主人欢心,自己拿的主意吧?”
只不过,人家捐款重建縣城,只想留个好名声,这又有什么不妥的吗?
但是葵花縣知縣和縣令,脸色就有些难看了,他们在心里想,如果一縣之地连縣名都改了,岂不是成了他商老的私人之地了?不过两人看到州令大人和知府都没有作声,他们也不好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