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二十章 称帝

一品道门 第九天命 3458 字 10个月前

“还要落在李密的身上,主公只要将所有罪责都推给李密……”贾雄道。

“大都督不是傻子!傻子也不能修为登临绝顶!”翟让打断了贾雄的话。

“主公,我见李密此人野心勃勃,不是甘于屈人之下之辈,主公何不趁机令其开府建牙,然后在将大当家的位置推给李密,此事岂不是成了?若大都督问罪,最先问罪的必然是首领!到时候大都督一剑斩了李密,瓦岗寨不还是大当家的?”贾雄笑眯眯道,眼中满是阴狠。

“嗯?”翟让闻言眼睛一亮:“到有几分可能。”

正说着,忽然一阵脚步声传来,只听门外传来一阵喊话:

“大当家,陛下下旨令裴仁基前来围剿……”王伯当站在门外禀告。

“尔等自己拿主意就是!”翟让喝了一口酒水,眼中满是无奈之色:“我能如何?我又能如何?谁叫尔等杀的张须驼,我只是想要剿灭他手下大军而已。”

外面

众位首领看着醉生梦死的翟让,俱都是面色阴沉没有说话。

祸事来了!

所有人都知道祸事来了,但是如何躲避呢?

张百仁就像是一座大山大山,死死的压在了众人的心头,随时都能将众人压垮。

就算张百仁奈何不得那群强者,难道自己等小鱼小虾还躲得过吗?

大家虽然明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但所有人都知道,祸事就要来了!大家都成了自家势力的弃子,用来给张百仁泄愤的弃子。

虽然知道,但却无法做出反抗!

弃子的悲哀!

报复一日未到,日子还要过下去,不能没死在张百仁手中,却死在了朝廷手中。

对于将死的人,实在是没有必要贪生怕死。

一时间瓦岗寨各位首领纷纷身先士卒,奋不顾身不惧生死,反而叫瓦岗寨为之大兴,杀的朝廷节节败退。

“对了!李密何在?”翟让忽然开口,呵斥住正要退下的众人。

“拜见主公!”李密恭敬一礼,丝毫不见月前的凌辱。

一双眼睛瞧着李密,翟让忽然笑了:“之前既然答应你开府建牙,本王自然是言而有信。”

说到这里,翟让扫过下方的众位寨主:“今特赐李密建牙之权,别统所部,号薄山公营。”

李密闻言一愣,随即拜服在地:“多谢主公,密日后定为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翟让摆摆手,示意瓦岗寨众寨主下去,依旧是独自一个人喝着闷酒。

待到众人走远,才见贾雄自屏风后走出来,瞧着众人远去的背影,轻轻一笑:“主公,此计成矣。”

确实是成矣!

如今翟让不怕李密有野心,就怕李密没野心。

建牙之权得来不易,在这乱世李密当然清楚手握大权的重要性。于是便开始严令整理手下士卒,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号令士卒统一划境。

出去劫掠之时,所得金银财宝尽数颁发赏赐给下属,而且李密出行简朴,是以手下士卒多为敬佩,收拢了无数的人心。

即便手下士卒时常被翟让士卒所凌辱,李密只是看着,却并不加以制止。若手下士卒心向翟让,自己还混个锤子?唯有叫手下士卒记恨翟让,这些士卒才能真正的属于自己。

过了些日子,翟让寻来李密道:“今粮草物资已经充足,本部欲要回转瓦岗,公若不随我等返回,可自拿主意。”

一夜过去

第二日翟让率领手下,带着粮草辎重回转,李密帅军前往康城,连下数城,获得了无数的粮草物资。

“主公,时机到了!如今李密获得了无数物资,咱们若转过去寻找李密分财产,必然使得公手下威信大大折损,到时候人心离散,心向李密!大事成矣!”贾雄与翟让二人坐在马上,走在最前面。

听了这话,翟让闻言略作沉吟,然后道:“此计当真能成?”

“能成!”贾雄使劲的点着头。

鄱阳贼帅操师乞自称元兴王,建元始兴,攻陷豫章郡,以其乡人林士弘为大将军。天子诏治书侍御史刘子翊将兵讨之。操师乞中流矢死,林士弘代统其众,与刘子翊战于彭蠡湖,刘子翊败死。林士弘兵大振,引得四面八方流民盗匪投靠,至十于万人。

十二月,壬辰,林士弘自称皇帝,国号楚,建元太平;遂取九江、临川、南康、宜昌等郡,豪杰争杀隋守令,以郡县应之。其地北自九江,南及番禺,皆为所有。

称帝了!

终于有人称帝了!

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林士弘称帝,终于使得乱世真正拉开,大隋政权逐渐退下历史的舞台。

称帝

代表着和朝廷撕破了最后的面皮,你死我活绝无二路。

“咔嚓”

一道血色惊雷划过虚空,杨广站在龙舟的大殿内,看着手中密报无语。

“终于到了最后一步吗?”杨广深吸一口气,眼中不见半点愤怒。

“陛下,林士弘居然胆敢称帝,下官这便取了其人头!”一道黑影扭曲,声音里满是冷酷。

“不必!”杨广将手中的书信仍在地上:“日后你莫要管我的安危,只需护持好杨昭便是。朕如今垂垂老矣寿命不多,但朕的太孙事关我杨家血脉,不得有半点意外!”杨广目光冷厉。

“陛下!”影子一阵扭曲。

“杨彦虚,这是你的真名!朕没记错吧!”杨广看着跪倒在地上的影子。

“陛下居然还记得小人名讳,小人铭感五内!”影子拜倒在地。

“树倒猢狲散,你是朕最信任的人,朕希望你能守护杨昭一辈子”杨广的一双眼睛中满是感慨。

“属下必然守护皇太孙一辈子!”杨彦虚道。

“大隋确实是将要灭亡了,但你记住,杨家依旧存在。涿郡那三十万大军,便是我杨家的三十万大军,大都督便是尔的后盾,日后若有难处,尽管寻大都督就是!”杨广轻轻一叹:“那三十万大军,便是我杨家立足世间的根本,即便改朝换代,我杨家依旧是最大的门阀。”

“陛下既然有雄师三十万,何不横扫中原,平定祸乱”杨彦虚不解。

“唉,民心啊!”杨广轻轻一叹:“其实朕也不是没有留下后手,你日后若好生操作,这未来的江山未必不是我杨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