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张榜 下

三国之龙图天下 拾一 2452 字 9个月前

“快看!”

所有人的都凑上去了。

远处一些人也拥堵了上来了,哪怕是看热闹的,也想要看一个清楚。

“刘一涵,第二十七名,赐秀才功名,哈哈哈,我考中了,我考中了,我是秀才了!”一个青学子,突然狂叫,笑声如虎,人如同癫狂了一样。

“我也中了!”

又一个人疯狂的叫起来了。

“方中,第七!”

一个看似文质彬彬的读书人,突然大哭起来了:“母亲,儿子中秀才了,若有良官征辟,可出仕为官了!”

这是一个寒门读书人,读书凄凉,母亲耗费了心血,才让他能读的上书,但是读书之后,却举荐无门,一直荒废。

他甚至有些怨天尤人,埋天怨地,但是科举的出现,仿佛是黑暗之中指出了一条明路来了。

一朝中秀才,顿时感觉自己二十余来承受的苦难,都是值得的。

这一刻,他哭了,嚎啕大哭。

“黄初,江州县考案首!”

一个名字被人叫出来了。

“黄初是谁?”

“县考案首,位列第一!”

不少人的目光都开始注视在了位列第一的名字之上。

..................

远处,一个酒楼二层。

几个中文士在喝酒。

他们靠着窗户,能清楚的看得见贡院门口的展墙发生的所有事情,能亲切的感受到每一个人的情绪。

为首的中文士忍不住说道:“如此盛举,前朝难见,我大明,未来必是辉煌的!”

他是胡昭。

当朝丞相。

对于科举,他半反对,半支持,以大局而言,他这样做,没错,但是这一刻,他却感觉,自己好像做错了。

一个秀才而已,只是科举的第一关。

以科举制度而言,秀才其实只是一个预备役,资格分配官位的,除非过了州试,成为了举人,才有可能直接入仕为官。

唯有在会试之中取得名次,未来才有更加辉煌的前途。

可就是这么一个秀才功名,却让无数的读书人追逐,他们在考上秀才的那一刻,仿佛得到了全天下。

这是为什么?

胡昭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丞相,他并非古板,他会去考虑,他会去思考,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才是错的。

此时此刻,他是对自己有些怀疑。

而对于陛下的新政,他仿佛有了更深一层的想法,当然,这时候他是不会说出来了,只是心里面想而已。

“胡相所言甚是!”旁边的文士,是刘劲,刘劲的酒喝得有些闷,最近他不太顺,一直在被挑毛病,牧景更换政事堂主事之心,仿佛昭然若揭了,他这个位置,越来越有些不稳了。

但是刘劲虽权力心很重,却懂得分辨是非对错,什么才是对的,他就做什么,不会否认对的东西。

“我们可能都小看科举的威力了,不仅仅是对于寒门士子,对于这些世家门阀的子弟,科举何尝不也是一个舞台吗!”

刘劲轻声的道:“如今才是开始,一举制度成熟了,那么大明的人才,将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大明必鼎盛如火!”

“黄初?”最靠近窗台左边的文士是秦颂,他听到了远处了叫声,微微一笑,道:“黄权倒是乐开花了吧!”

黄初,是成都黄氏一族的麒麟子,以前或许有人认为那是抬举出来了,但是如今,却用真材实料来证明了这一点。

成都黄氏一族,本来就是益州世家的领头羊,这一次又在科举上表现优异,这一波,算是稳了。

“陛下这一次取士,好像并丝毫对世家门阀的压制!”胡昭眯起了眼眸,道:“咱们陛下,是认赌服输啊!”

“不会!”

秦颂摇摇头,轻声的道:“陛下是认输,但是不一定是认赌,这事情还会有后续的,毕竟还有州试,会试!”

“最少有一点!”刘劲道:“陛下不会破坏他自己定下来的规矩,这是很多帝王都做不到的事情!”

“此乃好事!”

胡昭站立了起来了,沉声的说道:“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对大明天下来说,也是好事了!”

“的确!”

刘劲几个人都认可这一点。

为君者,最忌惮的是什么,是朝令夕改,你自己颁布的令,却自己要改变,就好像说话和放屁一样,一点的用处一样的。

“县考既然已经完成了,那接下来,陛下肯定还有大招,我们得准备好了!”

胡昭看着下面士子们,有点在狂欢,也有的悲戚,他的心中,倒是有一些铁壁的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