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众瞩目之下之下,明侯府的第二道诏令下来了。
——自即日开始,明侯府之下设明丰钱庄,执掌大汉通宝的发行,钱庄之中可兑大汉通宝。
“明丰钱庄?”
“这是什么东西啊?”
“可以兑换大汉通宝!”
“难道我们的钱币可以去兑换现在汉中发行的大汉通宝吗?”
“有希望了!”
“明丰钱庄在哪里?”
“是官衙吗?”
“我之前好像在城西见过这牌匾,当时那宅院正在整修,还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店铺要开张!”
“城东我好像也见过一个!”
“去看看!”
“……”
南郑率先动起来了,毕竟这里的商户最多,百姓最多,世家豪族也多,他们都在等着这一刻,等着可以把手中的钱币兑换成大汉通宝的时机。
南郑有两个明丰钱庄。
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
城东的明丰钱庄在东市之中,是明丰钱庄的总衙,九进出的大宅,宅门之前,是两个石狮子,入门庭院,中间摆着一个貔貅石像,装饰新颖,与众不同设,正院,东厢,西厢,一共设三个柜面,打造了如同明清时期的银号模式,半柜台。
前后皆有神卫军禁卫营的将士在站岗,让人感觉严肃而森严的很。
今日一开门,不少人就涌进来了。
“我这五铢钱能兑换大汉通宝吗?”
有人迫不及待的问起来了。
“当然可以!”
在柜台之上,有不少接待的文吏,都是读书人,斯文儒雅,统一服饰,让人看了很是舒服:“诸位请看,这上面是各种钱币兑换我大汉通宝的价格!”
这时候众人才看到的墙壁上标着价格。
认识字的人念出来了。
“金饼兑换大汉通宝,一金兑八千钱!”
“长安小钱兑换大汉通宝,三比一!”
“灵帝光和五铢钱兑换大汉通宝,一点二比一!“
“荆州五珠钱兑换大汉通宝,一点五比一!”
“汝南五铢钱兑换大汉通宝,一点三比一!”
“益州五铢钱兑换大汉通宝,一点四比一!”
“……”
这上面列的种类很多,因为现在市场上所用的五铢钱的种类也很多,特别是雒阳大乱之后,各地诸侯纷纷自己造币,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不一样的货币。
而汉中大兴商业,更是招来了天南地北各地的商队,各方面的钱币就多了。
“这不公平啊!”
“为什么我们的关中的货币兑换的这么低呢?”
“唧唧,你们也不想想,铜为钱,可是那长安朝廷死命的发行什么小钱,含铜量这么少,干脆说铁币算了,三比一已经那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