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曹操的枭雄路 上

三国之龙图天下 拾一 2846 字 10个月前

陈宫扶起了曹操:“县衙之中人多眼杂,唯恐有牧氏党羽,折辱孟德兄乃是的无奈之举,今得孟德之志,某岂能因私怨而愤,当为孟德兄效犬马之劳,城门的县兵我已支开,有数个时辰,县尉县丞等人我也已经找人拖住,你我连夜可出城!”

“得公台兄之助,大汉之幸也!”

曹操喜出望外,速速把锦盒收之怀中,沉声的道:“我们速速启程,中牟距离汜水关不远,汜水关有牧党景平军,我身份败露,以他们骑兵之快,足以数个时辰追来。”

两人趁着夜色,悄然出了中牟城。

他们方向是向北。

“孟德兄,子时了,后无追兵,可见汜水关的贼军反应不快,我们尚有时间歇息,当歇息好了在上路!”山间小路上,两匹快马行了两三个月时辰,走出了七里之外,曹操有伤势在身,陈宫乃书生,皆疲倦不求。

“大吕村有一我曹家世交好友,我们不如去哪里落脚先!”

曹操点点头,他的伤势不轻,又折腾了一天,需要好好休息。

两人行至大吕村。

这个小村庄有户不足五十,人口不足二百,但是村中有一个儒者,四方闻名,哪怕是中牟,成牟之地,皆为有名的读书之人,名为吕朝,字伯奢。

昔年吕伯奢曾经在太学求学,也曾出仕途与京城,可在灵帝期间,党禁之中,受牵连的士人无数,他也是其中之一,黯然回乡,以在乡中开设一私塾度日。

他和曹操在京城相识,曹操敬仰他的才学,他颇为认可曹操的豪杰之气,两人志气相投。

这也是曹操为何来投奔他的缘故。

吕伯奢对曹操的到来很是高兴,招呼入舍,还吩咐妻儿设宴,款待好友。

“孟德兄,昔某不在京都,不然当与你共行大事,你能为国除贼,为天下谋福,此乃伯奢敬之,今你逃之此地,乃是天赐我重责,我自当尽力协之!”

吕伯奢沉声的道:“你先在府上休息一夜,我去打探消息,顺便安排一下让你离开此地的渠道,方圆数十里,我吕某尚有一些名望,可助你离开!”

“多谢伯奢兄仁义,今日无酒,不然定与伯奢兄一饮方休!”

“哈哈哈,有何难!”

吕伯奢大笑:“某回来之时,顺便从西村打几斤好酒,与孟德兄饮上一杯!”

当牧山封为相国的圣旨公告天子的时候,距离雒阳城不远的中牟城的牢中正关押着一人。

“一念之差,后悔啊!”

曹操盘坐在草堆之中,心急如焚,却安然盘坐,只是嘴角微微有一丝苦笑,心中在懊悔:“想我曹孟德自从雒阳而出,逃过多少次追捕,没想到最后丢了警惕之心,如今落入囚困之中,丢了性命不说,陛下的圣意,我该如何行之!”

他自问已经足够小心。

当初在牧景大婚的宴席之上,他孤身行刺牧山,本来就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情,但是他楞是从这九死一生之中杀出一丝生机来了。

那一夜雒阳大乱,他被牧山踢了一脚,身受重伤,但是挺着重伤之躯,在宫廷护卫的接应之下,杀出了牧府,最后还在的昔日十常侍赵忠的掩护之下,逃出了雒阳城。

不过陛下的人,能帮他也只能帮到这个地步,他害怕后面有人追击,所以他没有选择了东城出门,而是从北面而出,直入莽莽大山之中。

他在北邙的山涧,足足修养了足足五日,体内伤势才算是养好了五六成而已,他也是一个武者,而且修为不弱,有内劲武者的境界,养好五六成伤势,对他的赶路已经无大碍。

他背长剑,以江湖游侠的大半,开始走出邙山,向东面的陈留而去,他要尽快赶到陈留,因为他身上背负着天子使命。

从北邙下山之后,他一路东奔,夜行昼息,宁可绕路,绝不进城,自乡野之中赶路,从山涧行走,行程虽慢,可也足够稳,虽有数次,被一些游侠截杀,可还是安然的逃出来了。

城镇之间,贴满告示,但是还是拿不到他分毫。

他知道汜水关上有景平军,对与牧景麾下的景平军他甚是忌惮,丝毫不敢触碰,所以绝不敢走汜水关而出,为了越过汜水关,他自北而绕路,多耗了五日有余。

当他抵达中牟城下之时,精神已是疲倦不堪,而且体内的伤势未痊愈,气血两亏,根本已经经受不住的荒野之冷。

所以他决议冒险进城歇息两日。

他有如此的决定,最根本的一点是他有些松懈了。

中牟城距离雒阳已有些距离,而且出了中牟就等于出了关中,离开关中,那是海阔天空,牧山虽权倾朝野,可根基太浅,政令不出关中,影响力大多在关中之内,不在关中之外。

所以他自以为逃出生天了。

可他万万想不到,就在这中牟城,他居然会因为一件小事,而身陷囹圄之中。

就是一件小事,城中斗殴,被县兵抓拿,但是他化名皇甫章,以江湖游侠的名义,只要交一些的赎金,便可的脱身,奈何中牟县令的目光如炬,愣是把他认出来了。

中牟县令陈宫,昔日与他有过一面之缘,一眼就认出了他,乃是如今朝廷通缉的要贼曹操。

所以他被羁押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