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
“他在担心什么?”
“应该是担心朝廷之中的一些人不愿意放手!”李严说道:“毕竟无论是袁绍还是的曹操,在朝中都颇有影响力,乃是昔日雒阳城之中的最为飞扬跋扈的青年,无论是袁氏,还是的一些老臣,对与两人颇有关注!”
“我们递给司空府邸的帖子有了回音没有?”
“暂时没有!”
李严摇摇头。
“这么说那个老家伙是不准备放弃袁绍,要救袁绍吗?”牧山眯眼,眼眸之中寒意深深的凝起来了。
……
……
司空府。
就算如今太傅牧山权倾朝野,袁氏权势颇有影响,袁家家主袁逢依旧是当今司空,三公之首的大臣,历经数朝,依旧得新君其中的权臣,整个司空府也是雒阳城之中也算是门前车马如流水的繁荣府邸。
夜色之下,灯光通明。
司空袁逢,盘膝而做,看着手中名帖,脸上有一抹犹豫不绝的神情:“本初,你还真是如此不甘心吗,某该如何的对你啊?”
他乃是数朝老臣,宦海老狐狸,眼光并不差,岂会看不出来自己的血脉之中,袁绍其实比袁术更有能力吗?
只是这就是世家。
嫡庶之间,天坠之别,即使他也改变不了。
他不能让四世三公,赫赫数百年威名的袁氏最后落的一个内部分裂的局面,一切的强大,都会建立在团结之上,子弟之间的争锋可以,但是不能的过分了。
袁绍的野心太大,他一旦得势,必主宰袁氏,袁术心高气傲,也不会妥协,届时必然让整个袁家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兄长,本初无论如何说,都终归是你的血脉,是我袁氏之子!”
袁隗近些时日恢复了不错,他已经可以下床歇息了,坐在袁逢旁边,他低声的道:“不可让天下人看我袁氏笑话!”
“可我若是保本初,皇甫嵩必不能驻京之中!”袁逢所考虑的无非是这一点。
牧山要驱逐皇甫嵩,他的态度很重要。
一旦他表态,那就是一场朝争。
牧山虽以扶持新君登大宝之位,而夺得朝廷大权,可终究根基不稳,如今一旦有朝争,必不会是他们这些老臣的对手。
所以他们还是有机会留下皇甫嵩的。
“就算兄长不保本初,难道皇甫嵩还有机会驻扎兵马在京城之上吗?”袁隗却摇摇头,他这些时日虽然卧榻在床,少管理朝政,却能以局外人的眼光看的更加明白,他沉声的道:“牧山在朝廷上的确弱势,所以他必须独揽兵权,他如今还能容得下西凉军,是因为西凉军昔日助他站稳脚步,他还不愿意让自己落得一个凉薄之名,可除了西凉军之外,这雒阳城不可能还有第三支兵马,有之必战!”
袁隗目光看着袁逢阴沉的面容,并没有就此停住,而是补充一句:“你若是强硬,那就是逼迫他与你们翻脸,到时候的雒阳,恐怕又要血流成河了!”
“血流成河?”袁隗喃喃自语:“他敢?”
“他敢!”
袁隗用肯定的语气说道。
“来人!”袁逢终究不敢在这个问题上赌一把,所以他最终考虑再三,也是妥协了。
“在!”
外面守着的府兵走进来。
袁逢收起了名帖,长长松了一口气,然后从案桌一摞一摞的文案之中,取出一物,递给走进来的府兵:“你连夜出发,速速送去了北邙,亲手交给袁本初,另外……以吾之名嘱咐他一句,好自为之!”
“诺!”
府兵双手拱起,接过此物,转身离去。
“什么东西?”袁隗问道。
“朝廷任命新渤海太守的任命书!”
“你要发配他?”
袁隗瞳孔微微变色。
渤海之地,乃是河北最荒凉的地方。
“为了袁氏,我不得不这么做!”
袁逢闭上眼睛,眼角有一抹润意,说到底袁绍也是他的亲生儿子,他也不想这么做,可现在也只能这么做,半响之后,他睁开眼睛,书信数封,然后让人送出去,道:“冀州牧韩馥是我袁氏门臣,必会照看他,冀州主簿荀湛乃是我至交好友,我去信一封,让他好好照看,冀州的关系我也为他疏通一二,能做的我都已经做了,日后如何,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夜,黑沉沉的天空,一轮明月高挂映长空,繁星点点照天际。
北邙山脉,寂静无声。
一支兵马进来之后,扎营在山涧之中。
“我们现在距离他们的位置已经不远了!”黄劭摊开一份山脉之中的舆图,指着几个位置,道:“斥候在这几个位置都碰上的敌人,一番纠缠之后,伤亡不少,看来他们就在这个范围之内!”
“要不现在派人去接洽一番?”
蒋路道。
能用洽谈的方法解决,他不想交战。
“不用!”
牧景却摇头:“就地扎营,我们等!”
“等什么?”黄劭和蒋路有些糊涂。
“等京城之中的博弈!”
牧景伸一伸懒腰,眸光猎猎,道:“我也是刚刚想明白,其实他们这些兵马军心崩溃,战斗力十不存三,不难处理,可是处理他们并非我们能处理了,说到底还是要看朝廷上各方的态度,出一发而动全身,要是因为他们,让如今局势变幻,那就得不偿失了!”
“说得对!”
蒋路闻言,顿时也醒悟过来了:“还是要看主公和司空袁逢他们之间的能不能谈妥!”
“要是不能谈妥呢?”黄劭问道。
“那就等于谈崩了,自然打!”蒋路回答。
“谈妥了,我们就不用这么费力了!”牧景笑着说道。
……
……
夜色凉凉,可是距离南阳军扎营的山涧不远处,曹操和袁绍却始终戒备起来了。
“没有动静?”
曹操眯眼:“他们不敢夜色作战?”
“未必!”袁绍摇头:“也许他们是在等!”
“等?”
曹操的政治智慧也很敏锐,他眸光一动,领悟过来了:“等雒阳城之中的博弈结果?”
想到这里,他有些悲凉。
自己的命运,最终只能寄托在被人的身上,而他什么也做不到,只能在在这里等着,担忧着。
“如今我们兵马疲惫,粮草殆尽,战无战意,斗无斗心,逃都未必能逃得出去,只能等!”袁绍的背影在月色的映照之下,也带着一丝丝的凉意。
未来争夺中原的两大枭雄,如今却是等待抉择命运的棋子而已。
……
……
翌日。
雒阳城中,当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早朝也开始了,朝会之上的一个个大臣口沫横飞,争的不可开交,一直到中午十分,才结束。
当牧山回到了太傅府,已经是下午了。
府邸之中的书阁,阳光从窗台上映照进来,映照着牧山高大如熊的身躯。
牧山跪膝而坐立,手中处理的好几个奏书,这些奏书的内容让他的面色越发严峻,他喃喃自问:“宗室之人,不可不防,幽州牧可以暂且不顾,毕竟幽州在北地,防备北疆鲜卑乌桓之异族,他不敢举兵南下,可益州不一样,兵精粮足,他刘焉若有心,会不会动呢?”
这个问题他实在是把握不好。
因为他对刘焉这个人一点都不熟悉。
这个昔日上奏天子刘宏提议以宗室之人牧守各州的汉室嫡系宗亲,是当朝改刺史为州牧之后的第一个州牧,益州牧,这些年他在益州可是风生水起,已经掌控了整个益州军政。
益州乃是一个天府之国,易守难攻,鱼米充足,也是昔日汉高祖的龙起之地,出兵可北上关中,一旦突破关中,必会长驱直入,届时……免不了一场大战。
“长安必须让一支兵马镇守!”
牧山在政务上处理的确有些不足,很多时候都会手忙脚乱,但是在军略之上,还是颇有眼光的:“可如今我们的兵马决不能离开长安!”
“主公,其实还有一支兵马可以镇守长安!”居于下方有十余文士,正在协助牧山处理奏本,为首的文士正是李严,他听到了牧山的言语,走出来,拱手说道。
“正方!”
牧山闻言,眸光一亮,道:“你说说,何兵马能守住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