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的作用,就是炼神。而神之根,在于两眉中间之一窍。此窍源自人类诞生之时,因而称之为“祖窍”。
盘腿静坐下来后,即将两目,似观非观,止于“祖窍”之前。这个“祖窍之前”,不在身内,亦不离身外,就在眼前约一寸二分的位置。
这“观祖窍”之法,是为了聚起自己的元神。元神聚起之后,就将元神微微“放于”祖窍。这时,就能够感觉到光。那其实乃是元神所散发出来的神念,又叫神光。
这些散发出来的神念或多或少,但它们都能够感应和沟通天地间的元气——这,就是所谓的观光。
然后就是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调息吐纳。
所谓念法不除,无法驭气。只要观光的法门成功,调息就相对简单了。
观光之法后,用神念沟通天地间的元气时,缓缓开口吐出体内浊气,再自鼻中吸入天地元气。然后,抿口合齿,舌顶上鄂(因人之上鄂有两个窝,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气。故练功时必须堵住),收视返听,在元神的御使下,将元气吞入脐下一寸三分的丹田,和丹田中的先天祖气或者说是先天之精混合在一起。
先天祖气乃是人在受生之初所有,藏于丹田之中,会随着时间和身体的变化而消失。而先天祖气一旦丧失过多,则体弱脉虚,根源不固,百病皆生,人也随之死亡。
二十八天星宿洞玄经中所说的“欲点长明灯,须用添油法”的意思就是用各种修行法门,保住先天祖气,气足则百病可治。固住生命之本,然后才能再说更上层的修炼。
而用各种修行法门保住先天祖气的办法,就是让它跟天地元气结合(也就是所谓的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相结合),用各种功法驭使着,自丹田而出,在经脉里经过大小周天的淬炼,再回到丹田,则凝练而成了可以永久储藏的真元之气,也就是众所周知的真气……。
清晰明了的三步,又有影像的讲解和演示,林牧已经是烂熟于心,但在进行的时候,依旧很是忐忑。
因为练功这事情,了解和真正做到是完全两回事,他之前对于“听气,坐忘”等入定法门又不是没了解透彻,但依旧没办法做到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过,这一次,他甚至都因为忐忑和期待,心绪有些乱,但他却很快就成功了。
当他眼睑微闭,努力的将目光集中于祖窍之前时,精神立刻就集中起来。然后,其他的杂念也很快的给摒弃掉,进入了真正的“忘我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