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论楚辞

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听着王彦卿的惊讶之语,张潇这才的想到这点来!忙的间出语相释道:“呃,我是看……恩,常常称呼楚地诗歌,多有麻烦,这才的简单代之!”

王彦卿的小眼微微间眨起,一脸明白的表情!如今的情况,因为张潇肚子里出口成章,而且一句句的还都是旷世惊言,这不无的让着王彦卿对着张潇产生着崇拜之感,所以她对着口中的话,也是极尽信之……

这是什么意思啊,自己什么都没说,这王彦卿就是一副了然在胸的神色?

王彦卿丝毫不理会张潇的惊诧,她立即的回话声道:“王上,楚辞之作,彦卿认为,还是宋玉的《神女赋》最好!”得,自己张口间出来的“楚辞”,立马的就被着王彦卿用来!

而张潇在听到王彦卿的话后,当即间的就回想着《神女赋》中的传世之言: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

现在看来,宋玉的文学造诣当真是极高,望其项背啊!

而王彦卿在说出这话后,她神色间也是流露着几分的向往之情来!邻家少女之心啊,对着一些美好的事情总是带着几分间的向往之情……

而事实上,《神女赋》中所体现的情感绝非王彦卿表面上所理解的这般简单!神女面对楚襄王时表现出来的哀叹与忧伤,以及弃之不忍、近之不甘的复杂心态……都是宋玉借诗赋来寄寓着对楚国现状与前途的忧患意识和感伤情绪。

因而,《高唐》《神女》赋显然是在借遇合神女之事委婉批评楚襄王的昏庸无能和无所作为,旨在表达自己伤时忧国的感伤情绪。

并以忧患意识警省襄王,劝其效法楚国先君,“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励精图治,振兴楚邦。哪有王彦卿想的这般儿女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