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把孙权气坏了,对着江北痛骂不止,把刘备、孔明、庞统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狠狠的贬损了一遍,周围的文武侍从这才知道,这位江东霸主口才了得呀!
骂了一阵之后,孙权又沉默下来了,一则骂人没有用处,那是乡间村妇的作为,有损自己的英明形象!
二则,将心比心之下,如果萧逸攻打的刘备,自己同样不发一兵一卒,也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敌军攻势太猛烈了,水陆两寨尽皆动摇,将士们也死伤惨重,请主公速速下令,让大都督回兵救援吧!”
“刘备见死不救,若不调大都督回来,恐怕三江口大营难保了,主公若有什么闪失,末将们万死难恕其罪!”
……………………
程普、韩当从前线退了回来,皆是甲胄残破、浑身血迹,他们是孙氏老臣,忠诚不在黄盖之下,因为担心孙权的安危,故而极力建议求援!
其实三江口地势险要,水、陆大寨防御坚固,又有七八万将士驻守,如果指挥得当、奋力厮杀,足以挡住萧逸的进攻,没准还能反守为攻,打上一个小胜战呢!
可是萧逸的杀名太盛,勇猛如虎的小霸王,都折在他的手中了,以至听到‘鬼面萧郎’四个字,江东上下人人噤若寒蝉,未战先生三分怯意,这仗又如何打呢?
“萧逸猛攻三江口,乃是围魏救赵之计,若是调大都督来救援,是正中其奸计也,传令将士们:死守大营,一步不退!”
“诺!”
孙权虽不通兵法,却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被敌人左右,那样必然要吃大亏的!
周瑜带兵驻扎洪城,等于厄住了曹军的咽喉,只要再用上一把劲、就能致几十万曹军于死地,如果回兵救援三江口,岂不是前功尽弃吗?
曹军一旦退回北方,休养生息、秣兵历马,用不了几年时间,又会大举出兵南下了,那是孙氏如何应对,拥有迎战的勇气,也无必胜的把握吧?
可是不求援的话,敌军攻势太凶猛了,三江口一旦失守,自己的性命难保,江东六郡归属他人,就算全歼了几十万曹军,对自己又有什么意义?
退一步说,就算守住了三江口、打退了萧逸的猛攻,江东军恐怕也死伤惨重呢,驻扎江北的刘备军,会不会落井下石呢,此事不得不防呀!
狗急跳墙,人急智生,孙权没有兄长的勇武刚烈,却有自己的隐忍狠毒,原地转了几圈之后,终于想到一个办法,可以化解眼前危局--擒贼先擒王呀!
还有一章
“霹雳车准备完毕,距离一百二十丈,风向东南、三级偏弱,无目标覆盖射击--放!”
“小船全部集结阵前,冲击岸边、抢滩登陆,攻击敌军陆寨--杀!”
……………………
谁也没有想到,前无去路、后有追兵,陷入困境中的萧逸,没有急着寻找出路,而是尽起麾下人马、进攻三江口大营,上演一出绝地反击的好戏!
荆州水落倾巢而出,宽阔的长江水面上、覆盖着黑压压的战船,更有上百艘艨艟巨舰,组成了超级‘铁索连环战船’,直接撞上江东军水寨,用霹雳车猛烈的进攻!
火焰弹、烟雾弹、毒汁弹--纷纷投掷了过去,不但杀伤力巨大、而且覆盖范围极广,只砸的江东军鬼哭狼嚎、死伤惨重,战船更是毁坏无数!
与此同时,数百小船搭载陷阵营、丹阳兵两支精锐,冲上了南岸沙滩上,而后摇旗呐喊、挥舞刀枪,进攻江东军的陆寨,一连攻克几道壁垒!
江东军的精锐人马,都被周瑜带到洪城去了,只留下一些普通士卒、不少还是老弱病残,如何挡得住虎狼之师呢,因此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短短小半天功夫,就折损了三四千将士!
无奈之下,孙权只能登上高台,亲自擂鼓助威、激励将士们奋勇厮杀,同时点燃三股狼烟,向江北岸的刘备求援,让他派兵进攻萧逸的侧翼!
“哈哈!-碧眼小儿心性隐忍、任才尚计,可比古之越王勾践,却有成为帝王之才,不过统帅虎狼、决战沙场的本领,可比他哥哥差的太远了!
传令下去:各部继续进攻,一定冲进水军大寨,得知大本营动摇,周郎小儿必来救援,咱们就能大显身手了!”
………………
一座高大的楼船顶上,萧逸居高临下、手持宝剑,指挥各部将士们、发起一波波的进攻,微黑的小脸上面,又露出了那种久违的、充满了自信的笑容!
大军南征以来,因为有曹操存在,萧逸处处掣肘、步步难行,好多克敌制胜的机会,都白白的错过了,好多精妙的计划,也无法具体实施,否则曹营今日局面,岂会如何狼狈呢?
现在可好了,曹操随军撤回江陵,再没人制约自己了,萧逸可以随心所欲、来指挥眼前的战局,就像一头出笼的贪狼,纵横驰骋、呼啸山野!
虽然萧逸兵马的数量,远比不上孙、刘联军众多,可是战场上的胜负,从来不是比拼人数的,而是看统帅的谋略,人多有人多的坏处,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
人多固然力量大,可是物资消耗的也多,而且目标明显、行动笨拙,指挥起来也很吃力,还不如兵力少一些,可以机动灵活、迅速出击!
后世一位名将说过,执掌十万兵马、足以横行天下,就是这个道理了,萧逸的嫡系人马、加上荆州水军,刚好是十万多一些,足够支配使用的了!
“启禀大司马,刘备派出一支船队,向我军的侧翼杀来,是否分出一些战船去抵挡?”
“虚张声势,暗怀鬼胎罢了,咱们不用管大耳贼,集中全部的力量、先痛揍碧眼小儿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