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征战中,曹操主持大局,萧逸统兵阵前,郭嘉出谋划策,程昱穿针引线,荀彧、荀攸坐镇后方,为大军筹集军械、粮草,大家齐心合力,故而无往不胜!
现在的情况呢,郭嘉操劳过度、陨落军中,荀彧、荀攸政见不和,先后自尽,萧逸功高震主、倍受怀疑,也无法发挥出全力,只剩下刚愎雄猜的曹操,以及私心甚重的程昱,勉强的支撑大局!
其余如刘晔、蒋济、陈群、华歆、满宠、毛玠……或是能力不够,或是经验不足,还无法参加高层对弈呢,这样残破的决策层,又如何克敌制胜呢?
因此上,现在的曹营集团、就是一只纸老虎罢了,外表看着很吓人,其实没多少战斗力,真与南方诸侯厮杀起来,胜算少的可怜呢!
道理虽然明白,却没人敢说出来,因为大家更明白,现在丞相大人……不再是虚心纳谏、兼听则明的明主,而是怀疑成性、杀戮无常的奸雄,现在出言反对的话,等于自己往刀口上撞呢!
不见荀彧、荀攸两位,被逼得先后自尽吗,不见萧逸功高震主、弄的朝不保夕吗,三位皆是大功臣,尚且如此下场,别人又该如何呢,还是明哲保身吧!
“既然无人反对,大举出兵南下之事,就正式确定下来了,传令各部精锐人马,迅速的集结许昌、洛阳两地,军械、粮草、军饷也要筹备齐全、以支调用!
老夫决定了,就在三个月之后,盛夏刚过、秋风未起之时,趁着诸侯们忙于农事,没有军事防备,出兵南征,一统天下!”
曹操久经沙场,经验丰富,自然知道现在情况、不适合大举出兵,可自己有不得已的苦衷,不得不出兵南下呀!
奸雄年过五旬了,华发渐生、齿牙脱落,精力也大不如前,去年冬天时候呢,还生了一场大病呢,修养了月余才痊愈过来,身体却更加虚弱了!
这让奸雄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在年之内,完成统一天下之事,否则拖延下去的话,自己就骑不上战马,也握不住倚天宝剑了!
几个儿子虽然不错,却只有守成之能,并无开拓之力,如果自己不能征服江南,他们更加没希望了!
按照历史的规律,说握着统一天下的旗帜,谁就是天下共主,曹家若不争取,必为他人替代了!
另外吗,因为政变之事,曹操的威望下降不少,文武重臣也是人心离散,这迫切需要一场大胜仗,来提升自己的威望,顺便转移内部矛盾、重新的凝聚人心!
出兵之事已定,下一步要商议的,就是剑指何方了?
看在两更份上,给几张推荐票吧!
深夜时分-丞相密室:曹操、萧逸、程昱、满宠、毛玠、曹仁、曹洪……共计三四十名大员,团团的围坐一起,正在举行圆桌会议,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位公子,也位列会议之中!
往常的军政会议吗,都是曹操居中而坐,诸子环绕身后,文武重臣分列两旁,按照官职、爵位高低,依次的排列好座位,等级意识很是强烈!
一年多前的许昌政变,枉死了无数的官员、将士、百姓,其中不乏朝廷重臣呢,而兔死狐悲之下,难免造成人心离散,为了重新凝聚人心,曹操才想出这个办法,让大家团团而坐、聚拢一起!
其实圆桌会议的方式,还是无愁侯府的首创,为了让妻妾和睦、子女团结,萧逸不惜人力、财力,特制一块圆形石质桌面,方圆过丈、古朴整洁,就放在后宅之中!
每当用餐之时,全家老小围坐一起,共同的享用美食,大家距离桌子中心、都是一样的长短,也就没有高低、嫡庶之分,自然是其乐融融了!
此事传出去后,引起了很多人称赞、效仿,曹操就是其中之一,不过从效果上看,此举却是东施效颦了,已经离散的人心,岂是轻易凝聚的呢?
“刷!刷!--滋!滋!”
以萧逸为首的异姓将领,全围坐在圆桌的左侧,而以曹仁、夏侯惇为首的宗族将领,则围坐在圆桌右侧,看起来团结和睦,实际上泾渭分明,就连对视的目光中,也是火光四射、电闪雷鸣!
之前的军事政变中,宗族将领们趁机发难,要收敛异姓将领的印信、兵符,又间接逼死了荀攸大人,虽然后来事态平息了,双方之间的裂痕却出现了!
一年多以来,双方明争暗斗、互不相让,尤其是朝廷的事务上,只要一方赞成的,另一方必然反对,进而陷入拉锯之中,以至于耽误了不少大事,这对曹营可是非常不利的!
“今日召集大家前来,乃是商议军国大事,还望诸位抛弃成见、放下恩怨,大家齐心协力、共图大业!”
“丞相大人所言极是--我等必然齐心合力、早成大业!”
………………………………
曹操身为集团首领,自然要好言劝解、希望众人重归于好了,看在丞相大人的面子上,众人也纷纷点头称是,都露出了团结的笑容、就差一个歃血为盟了!
可是参差不齐、互相挑衅的口号,证明了双方的关系吗--依旧是面和心不和,利益裂痕一旦产生了,神仙也难以弥补的,除非有一方倒下去,否则内耗不会停止!
“哎!--今日分裂之局面,皆是老夫之过也!”
曹操心中哀叹一声,却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自己要想成就帝业,离不开宗族将领支持,更少不了异姓将领拥护,仅凭一家一姓的力量,是无法统治天下的!
必须尽快想个办法,弥补巨大的裂痕了,否则这样内耗下去,自己开创的偌大基业,早晚会四分五裂的,想到这里,曹操向身后招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