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马球运动,全民推广!

大魏能臣 黑男爵 3218 字 9个月前

有人头悬梁、锥刺股,日夜不眠的苦读,争取考一个好成绩,结果全变成了熊猫眼!

有人不怕苦、不怕累,争抢着打扫卫生,马圈更是第一美差,通过竞争才能上岗呢!

也有人独辟蹊径,天天躲在宿舍里面,不断的捣鼓各种器械,创造出一些奇特发明,而后跟学府换学分!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坐骑、装备终于到手了,学子们一边训练骑术,一边组建了许多球队,名字更是五花八门,后羿队、白起队、霸王队、惜花队、邀月队……均以吸引异性为目的!

学府的草场上-战马嘶鸣、铁蹄铮铮,呐喊声响彻云霄,知道的是学子打马球,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朝廷训练新军呢!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学子们整天打球为乐,以至于荒废了学业,长久下去还了得吗?”

“学子们已经入魔了,老夫苦苦劝说无用,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必须让大司马出面了,他就是始作俑者!”

“大司马若不答应,老夫就撞死在阶下,一腔热血捍卫华夏文化!”

……………………

学子们把大量时间、投入到马球训练中,其他方面的学业们,难免的有所懈怠了,引起了老博士们的不满,在劝说、惩罚无果之下,他们一起找到了萧逸,准备以微言大义讨伐之!

萧逸善于征战沙场,也善于雄辩四方,面对老博士们的质疑,只是用了三言两语,就让他们乖乖的回去了,再也不敢反对打马球,不少人还从黑转粉,变成了马球拥护者!

萧逸的办法很简单,就是从民族大义上,说明了发明马球、推广马球的意义,以及带给国家、民族的好处!

华夏为农耕民族,骑兵数量少的可怜,在对外的战争当中,经常受制于游牧民族,而华夏民族要想强盛,必须不断争夺生存空间,而对付游牧民族的办法,莫过于以骑兵对骑兵了!

骑兵是昂贵兵种,培养非常的困难,一是需要大量的战马,二是要有优秀骑手,萧逸夺取西凉、河套两大草原,基本解决了第一个难题,至于第二个难题吗,就要靠打马球解决了!

大汉鼎盛时有六千万人,精壮男子至少一千万,如果把马球运动推广开,弄的人人有坐骑、个个会骑术,又会出现什么呢?

一旦发生了战事,把队员们集结起来,披风换成铠甲、鞠杖换成马刀,国家就能在短时间内,拥有几百万精锐骑兵,以及上千万后备军,加上充足后勤、名将统帅……试问四方蛮夷,谁能挡我一击?

还有一章

《黄帝四经》记载:黄帝斩杀蚩尤之后,命人把他的头发做成旗帜,称为‘蚩尤之旌’,还把蚩尤的胃填满糠皮,让士兵们踢着玩耍,并称之为‘蹴鞠’,这就是最早的球类运动了!

到了两汉时期,蹴鞠运动发展迅速,出现了六片空心球,踢球的场地称作‘鞠城’,四周有矮墙,两面有球门,每队十二名球员上场,还有正副裁判执法呢!

汉代的达官显贵们,经常的光临蹴鞠城,进行一掷千金的赌博,一些痴迷这项运动的权贵,还会专门养一支蹴鞠队呢,赢了重重有赏,输了砍掉一脚,因此队员们格外卖力!(国足若是借鉴,早已夺取冠军!)

萧逸比较了解蹴鞠,却并不怎么喜欢,一则:前世之时,中国的那支足球队,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没有最臭、只有更臭,实在伤透了人心!

二则:蚩尤虽是一位战败者,却深得萧逸的尊敬,故而对蹴鞠运动吗,有一种难言的厌恶感,别忘了,魔神蚩尤的牙齿,就在萧逸的脖子上挂着!

因此上,萧逸煽动蝴蝶翅膀,把兴盛于唐代的马球,提前几百年‘发明’出来了,这项运动集速度、策略、技术、思考、团队合作为一体,乃是锻炼学子的最佳方法!

话又说回来了,推广一项运动不容易,必须做出好的榜样,才能吸引人们的兴趣,经过一番准备之后,在萧逸的精细组织下,两支马球队横空出世了!

一支是小斌、曹性为首的,成员为无愁侯府亲兵,坐骑红骏马、身披红披风、手持涂红的鞠仗,他们就叫做‘红魔队!’

一支是赵雨、孙尚香为首的,成员为娘子军女兵,坐骑白骏马、身披白披风,手持雪白的鞠杖,她们的名字吗……不是白魔队,而是‘仙子队!’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就在争鸣学府的草场上,史上第一场马球赛开始了,无愁侯府人员倾巢出动,有幸做了第一批观众,萧逸正在‘养病’,不能亲自上场比赛,只好充当了裁判员!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只许击球、不准伤人,有违反规则者,红牌罚下场地--开始!”

“冲呀!--冲呀!--嗖!嗖!”

……………………

双方各派十人上场,互相举杖行礼之后,开始卖力追逐马球了,马球用硬木做成,拳头大小、中间挖空,外面涂上颜色,以打入对方球门为胜!

只见人影晃动、战马嘶鸣,争抢的非常激烈,别看白队皆是女子,本领却一点也不差,而且仗着身体灵巧,不断做出高难度动作,海底捞月、蹬里藏身、倒骑天马……动作异常的优美,赢得了阵阵喝彩声!

“好!-好!--太精彩了!

如此精彩的比赛,立刻吸引了许多学子,都跑到草场上观看了,尤其是白衣飘飘的美女们,一个个跃马冲锋、奋力击球的英姿,不知敲开了多少纯洁、或不纯洁的学子心扉!

因此上,数千学子伸长了脖子,为美女们鼓掌喝彩、欢呼雀跃,如果换回佳人一个微笑,就能把他们幸福的口吐白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