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统兵人选,以往遇到孤军深入、千里偷袭的战事,只要交给萧逸统兵,必然是马到成功,因为功高震主的事,萧逸被迫退隐深山,其余的将领之中,谁能担此重任呢?
如果所托非人,恐怕计策不成功,还会损兵折将呢,想到这里,郭嘉只觉眼冒金星、四肢无力,连忙偷服了两颗金丹,才算压制下去了,可是这样的压榨潜力,又能坚持多久呢?
……………………………………………………………………
接下来几天,大军停止了前进,就驻扎在临渝地区,进行全面的休整,还修筑了一座大本营,用来囤积粮草,同时讨论挖渠饮水、分兵偷袭之事!
挖渠比较容易,只要测量地形、抽调人力就是了,为了表彰郭嘉的功绩,也为了给他祈求鸿福,大家一致的决定,这条沟渠就叫--‘奉孝渠!’
分兵偷袭可就难了,没有向导引路,没有名将统领,谁有取胜的把握呢,一旦偷袭失败了,后果不堪设想,曹操甚至暗下决心,实在没有合适人选,只有亲自出马了!
“咚!--咚!咚!”
“呜!--呜!呜!”
…………………………
这一天,众人正在讨论军机,营内响起了鼓号声,惊天动地,连绵不绝,文武重臣无不吃惊,纷纷的拔出宝剑,以为是敌人偷袭呢!
“报!--高顺、于禁、张绣、蒋奇四位将军,统领着本部人马,前来与丞相大人会师了,是否打开营门?”
片刻之后,一名小校跑进大帐,脸上充满了喜色,原来不是敌兵偷袭,而是自己的援兵到了!
四部接到命令之后,筹集粮草,交接防务,又跑了一趟卧虎山,专门向萧逸辞行,故而晚行了一步,今日才与主力大军会师!
“速速的打开营门,请四位将军大帐相见,再取出牛羊、美酒,犒赏前来的将士们,全军欢庆一天!”
听闻是援军到达了,曹操欣喜若狂,一方面:四部人马近十万众,极大的充实了力量,自己也有足够的人力,去挖掘那条沟渠了!
另一方面:对于萧逸隐居的事,曹操并不完全放心,生怕自己远征辽东期间,萧逸突然起兵反叛,控制广阳、渔阳、右北平一带城池,截断二十万曹军退路,那就彻底的玩完了!
如今四将统兵前来,说明萧逸真没有反心,曹操也算彻底放心了,可以集中全部精力,对付乌丸、鲜卑两部,以及辽东的公孙家族!
关于郭嘉的生死,我在读者群进行了投票,结果众说纷纭……这事难办了,莫非要男爵乾纲独断?
“咳咳!--大军远征辽东,钱粮消耗无数,岂有半途而废之理,受人讥笑事小,遗祸子孙事大,丞相大人不可退兵,万万不可退兵--咳咳!”
就在群臣提议退兵,曹操举棋不定之时,一道焦急的喊声响起,紧接着,在两名侍从的搀扶下,郭嘉出现在大帐之中,坚决的反对退兵!
短短几天时间,鬼才几乎脱相了,身形消瘦,面色蜡黄,脚步虚浮至极,如果没有人搀扶着,恐怕就要摔倒在地了,看着就让人心疼!
郭嘉本在后营养病,听闻丞相聚集群臣,商议军机大事,担心众人意志动摇,选择了半途退兵,故而连服两颗金丹,强行振作精神,前来参加会议了!
“还请郭祭酒保重身体,军国大事,社稷兴衰,少不得先生的谋划呢!”
“使奉孝受此磨难,皆是老夫之过也,快快坐下休息--左右取火盆过来!”
……………………………………
文武群臣-纷纷起身行礼,目露不忍之色,一向放荡不羁、活力充沛的鬼才,竟然消瘦到了这个地步,这是耗费了多少心血,又受了多少辛劳呢?
问题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需要极强的应变能力,满营文武里面,只有郭嘉、萧逸有这个本领,后者又隐居山野了,压力全在郭嘉一人身上,自然更加辛苦了!
曹操解下狐皮大氅,亲自披在郭嘉身上,让他坐在自己身边,又让人端来火盆、热茶……关爱的无以复加,犹胜亲生骨肉呢!
奸雄并非故意作秀,而是真心实意的,麾下几位重臣:荀彧、荀攸身在曹营,心怀汉室;程昱老谋深算、私心过重;萧逸桀骜不驯、难以驾驭……余者或忠诚不足、或能力不够,全难以担当大任!
唯独郭嘉-谋略过人,算无遗策,乃是天生奇才,又对曹家忠心不二,从没有个人私欲,故而深得曹操的信任,也是托孤的第一人选,准备留给继承人,保驾护航之用呢!
只有郭嘉的才智,能够辅佐曹氏少主,取代大汉天下,开创一个曹氏王朝!
也只有郭嘉一人,能够制约住萧逸,让他不敢轻举妄动,保证曹家江山永传!
“大军出征,消耗无数,若是无功而返,必然折损三军锐气,也失四方百姓之望,若是如此,丞相纵然挥师南下,恐怕也难以成功!
草原游牧部落,乃是国家心腹大患,匈奴人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乌丸、鲜卑趁虚而入、方兴未艾,现在不及早讨伐之,等到二部养成了气候,北疆永无宁日矣!
再说了,天寒地冻,道路艰难,固然是一害,却也有一利,敌军必然轻而不备,我军以奇兵偷袭,一战可定乾坤--咳咳!”
郭嘉落座之后,从怀中取出一份地图,迫不及待的谋划战略了,这是他养病期间,翻阅各种地理书籍,又询问幽州百姓,绘画出的辽东地图!
不过吗,辽东一直是蛮荒之地,并不受朝廷的重视,文字记载十分有限,而且语焉不详、模模糊糊,绘制军事地图也很困难,又耗费了不少心血呢!
即便如此,郭嘉还是强行支撑着,为了辽东战局而谋划,他的大局观非常强,更知道此战的重要性,故而拼死反对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