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站在战车一侧,对于战场上的形式,看的非常清楚,因此建议收兵,回营整顿人马,来日再决胜负!
启禀丞相大人,袁潭带领青州人马,猛攻我军大本营,已经打破数道壁垒,李典,乐进二将抵挡不住,还请速速回援!
一名求援信使跑来,浑身浴血,狼狈不堪,报告着糟糕的消息,再不回师救援,大本营也要动摇了!
传老夫的命令:曹仁,曹洪两部断后,挡住乌丸,鲜卑的骑兵,全军依次而行,缓缓退回大营,有不听号令者~~斩!
攻城遇挫,腹背受敌,战局极为不利,强势如奸雄曹操者,也只能隐忍一时,下达了退兵令!
瞬时间,曹军停止了攻城,潮水般退了下去,而后排列队伍,重整军阵,各部依次后退,缓缓的回归大营,放眼望去,先行者并不慌张,殿后者毫无惧色,曹军训练之强,由此可见一般!
万胜!~~万胜!万胜!
看到曹军退走了,袁军挥舞兵刃,欢呼不止,不过吗,他们叫喊的厉害,却没有出城追击,犹如集体欢送一般~
一方面,曹军虽然受挫了,可是阵型严阵,军心不乱,袁军屡战屡败,早已心生畏惧,那里敢出城追杀呢!
至于乌丸,鲜卑,辽东各部人马,名为出兵助战,实则来捞好处的,只求多抢一些美女,粮食,布帛,自然不肯拼血本了!
另一方面,各部心存心存忌惮,深深害怕一个人,一个杀人如麻的恶魔~萧逸!
并州大战,萧逸以少胜多,斩杀刘豹,乌维,高干,歼灭十万匈奴精锐,消息传来之后,乌丸,鲜卑,辽东各部惶恐不安,生怕遇到了杀神,步了匈奴人的后尘!
可是西路援军到来,马六,大牛,高顺,张绣,于禁~~一众将领,全都出现在战场上,唯独不见萧逸的身影,谁也不知他在那里,又在做些什么,这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反而让各部更加畏惧了!
因此上,各部人马无论做什么,都是小心翼翼的,预留三分力量,以免萧逸突然出现,他们就算抵挡不住,也能全身而退吧!
两种原因之下,联军虽然获胜了,却没有追杀下去,曹军依次而行,缓缓回到大营,双方再次对峙起来,纠缠不休,难分胜负!
还有一更!
咚咚!~~攻破邺城,生擒袁尚!
呜呜!~~攻破邺城,生擒袁尚!
冀州~邺城,战鼓如雷,号角连绵,一场激烈的攻防战正在进行中,放眼望去,战场上旌旗如海,人马如潮,喊杀声惊天动地,两军将士浴血奋战,谁也不肯后退半步,只杀的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数十万曹军倾巢出动,人马分成了四队,在将军,校尉的带领下,死士们扛着云梯,挥舞兵刃,轮番冲击着邺城防线,攻势一浪高过一浪,另有数百辆霹雳车,不断的投掷巨石,猛砸城头的守军!
为了鼓舞全军士气,曹操披挂整齐,一手挥舞令旗,一手握着宝剑,站在一辆驷马战车上,亲自指挥着战斗,面对矢石交加,脸上毫无惧色,见到怯阵之徒,拔剑立斩阵前,因此上,大小将士奋勇向前,有进无退,也付出了惨重伤亡!
兵法有云:上兵伐智,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以惨重的伤亡代价,强攻对方的城池,乃是最不明智的,曹操熟读兵书,久经沙场,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了,可是战场形势逼迫下,让他不得不出此下策!
曹军原来的计划:围点打援,各个击破,就是围困住邺城,吸引袁军各路人马,而后设下埋伏,把他们一一歼灭,最后集中力量,一举拿下邺城!
战术设想不错,可以以逸待劳,等着敌人送上们,不过吗,本想钓一条草鱼,结果来了一头鲨鱼,乌丸,鲜卑,辽东,幽州四部合兵,共计一十八万人马,大举南下支援邺城!
与此同时,袁潭放弃了青州,统兵四万回援冀州,驻扎在漳水上游,威胁曹军大营的侧翼,又利用地利优势,派出小股人马,不断偷袭曹军粮道,日夜骚扰,防不胜防!
前有坚城南下,外有强敌来援,后方又受到了骚扰,到了这个份上,战场局势急转直下,曹军腹背受敌,难以支撑,将士们惶恐不安,曹操也有了退兵之意!
关键时刻,西线传来捷报,萧逸大获全胜,斩杀了高干,刘豹,乌维~~歼灭十万匈奴人,彻底平定了并州,紧接着,贾诩,曹丕挥师东进,支援中路人马,两军汇合之后,士气复振,实力大增,终于稳住了战局!
战局稳定住了,要想打败强敌,依旧千难万难,曹军北伐以来,已经激战了大半年,人马十分的疲惫,军械,粮草也消耗无数,后方补给越发困难了,而对方十八万人马,可是生力军,铁蹄弯刀,战力强大!
另外吗,曹军皆是兖,豫,司,徐之众,不适应河北水土,将士患病者极多,一旦战事拖延,进入隆冬季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曹军的战斗力,必然一落千丈,就是想全身而归,恐怕也做不到了!
无奈之下,曹操只好调动人马,全力猛攻邺城,希望生擒袁尚,打破战场僵局,这样的目的有三:
其一,攻破邺城,生擒袁尚之后,敌军群龙无数,必然丧胆撤退,冀州全境可下!
其二,邺城乃袁氏老巢,又是河北第一富邑,储存着大量钱财,军械,粮草,夺取过来之后,可以补充大军所需!
其三,占领了邺城,曹军就有了立足点,可以安然渡过冬季,养精蓄锐,修养战伤,等到来年春暖花开,可以继续挥师北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