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化贼为兵,屯垦戍边!

大魏能臣 黑男爵 3452 字 9个月前

身为统帅者,必须即能知人、又会用人,张燕性格彪悍、骁勇善战,就像一匹狂暴的烈马,虽能日行千里,可惜难以驾驭,麾下的几万人马,也是良莠不齐、匪气极重!

这样的将军与队伍,如果收编进入曹军,难免的不听号令、贻误军机,若是安置地方呢,又怕他们骚扰百姓、祸乱民间,真是让人头疼呢!

因此上,萧逸想了个好办法,就是‘化贼为兵,屯垦戍边’,让他们驻扎到前套地区,修筑城池、开垦田地,即巩固了大汉边疆,也解决了安置问题,可谓一举双得呢!

前套地区-土地肥沃,水草丰美,面积也十分开阔,足够二十万黄巾军折腾了,另外吗,他们骁勇善战、野性十足,对付起匈奴人来,也不会吃亏的,如果是内地百姓-勤勤恳恳,老实巴交,会让人吃的渣都不剩了!

“末将多谢大司马厚待,一定遵从军令、护卫边界,为大汉开疆拓土,再立新功,若有违背,天诛地灭!”

双手捧着前套地图,张燕带着一众头目们,双膝跪地,大礼参拜,郑重的发下毒誓!

前来归顺之前,张燕还暗暗担心,生怕夺了兵权、遣散人马,然后给一个虚职,软禁在许昌城中,那样的话,自己要做一辈子‘寓公’了!

万万没有想到,竟然受到了重用,封将军、进侯爵、掌兵马,驻扎在前套草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自成一番格局,太对自己的胃口了!

当然了,张燕心里也明白,要想自在逍遥下去,必须紧紧追随萧逸,从此以后呢,不听皇帝圣旨,不管相府钧令,只认老大一个人!

接下来,众人推杯换盏,把酒言欢,一直喝到了日落黄昏,这才宾主尽兴而归……

………………………………………………………………………………

第二天,张燕整顿人马,换上了汉军的旗帜、服饰,正式的改旗易帜了,又领取了盔甲、粮草、布匹、精盐……高举旌旗,欢唱凯歌,浩浩荡荡的开赴前套,成为了一支戍边军队!

与此同时,萧逸把马邑之战中,俘虏的三万匈奴人,全都交给了赵嫣然,成为她的部曲牧民,又派遣不少的官吏、文士、工匠……让她驻守后套草原,与前套遥相呼应,守望相助!

即将离别之际,自然是干柴烈火、拼命欢娱了,若软的羊皮榻上,萧逸摸着赵嫣然的小腹,给他们未来的儿子,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萧战--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想要万里草原吗,就用手中的弯刀,去跟别人争夺吧!

得知消息之后,赵浪面对滔滔黄河,久久的沉默无语,而后连夜拔营,挥师进入西套,有让人送来五万匹骏马、十万头壮牛、五十万只肥羊……算是输给萧逸的赌注,也有表示臣服之意!

从此之后,汉匈再无大战,双方开设互市,和平共处……直到若干年之后,赵嫣然的儿子长大,与赵浪的子孙后代,争夺匈奴-大单于之位,河套平原刀兵再起、烽火重燃!

并州战事落下帷幕,接下来,挥师冀州,大战袁军、乌丸、鲜卑、辽东……

“阴山为背,黄河为弦,人马为箭,城池为盾,北控万里草原,南锁关陇之地,真乃兵家形胜之地,难怪秦皇、汉武两位大帝,不惜耗费无数国力,也要抢占这片土地了!

就在朔方、五原的旧址上,重新修筑两座城池,隔河相对,互相支援,再修筑八座卫城,几百个壁垒、哨卡、烽火台,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马邑大营-中军帐内,萧逸盘膝而坐,聚精会神,使用黄泥、白沙、木块、石子……制作了一座长九尺、宽六尺,比例精准的河套沙盘!

上面的山脉、河流、草原、沙漠……制作的惟妙惟肖,还利用各种地形,巧妙的搭配,设置了一道军事防线,进可攻,退可守,坚如磐石,稳如泰山!

防线构思完成之后,萧逸一点也不高兴,反而面带愁云,原因也很简单,沙盘制作的再精细,也不过纸上谈兵罢了,要想变虚为实,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前套地区-依山傍水,方圆千里,要想牢牢的控制住,至少需要五万人马,为了供养这支军队,又需要三倍以上的人口,开垦土地,灌溉良田,源源不断的提供粮草、兵员,否则的话,无根之萍,断难长久!

问题是,主力大军东进增援,余者不过两三万将士,驻扎马邑、雁门一带城池,已经是捉襟见肘了,那有余力驻扎前套,构筑防御体系呢?

就算从关中、洛阳抽调驻军,随军人口也无法解决,天下大乱,连年征战,民间十室九空,如何迁移百姓,屯垦戍边呢?

没有足够的人口,就无法解决粮草、兵源问题,如果沿着秦直道,从关中向北运输的话,路途遥远、艰险难行不说,还要征调无数民夫,每运送一石粮食,中途消耗在四十倍以上,足以拖垮一个大帝国了!

无兵、无民、无粮--就是孙武、白起复生,也守不住河套地区,那样的话,匈奴人就要趁虚而入了!

军中游骑禀告,匈奴人并没有离开,而是驻扎黄河西岸,窥视着汉军的动静,而且准备木筏、修理军械,随时杀一个回马枪,对于黄河东岸的土地,他们还没有死心呢!

萧逸是个三流穿越者,没有作弊器,没有金手指,也不会剪纸为马、撒豆成兵,不过吗,有一句话说的好: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心思用到了,老天爷也会帮忙的!

“启禀大司马,有人马自常山郡而来,军中竖一面‘张’字帅旗,前锋已经到达马邑,究竟是战是和,还请速速定夺!”

“来的正好!--传令下去,让他们在城外驻扎,不得靠近我军营地,再派人送些肥羊、美酒,好好的犒劳一下!”

“诺!-谨遵军令!”

………………………………………………………………………………

“隆!--隆!隆!”

马邑城东-大道之上,一支庞大的队伍在行进中,尘土飞扬,人喊马嘶,前后相连数十里,起码有一二十万人马,缓缓西进,直逼马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