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擦的聪明才智,吴顺从不曾怀疑过。如今自己实力强大,也不怕曹操当了西域王就膨胀。
第一任西域都护任命高顺,吴顺是有考虑的。西域都护这个官职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就是有一点比较厉害,那就是有权调动西域的一切军事力量。
从这点看来,权力就很大,所以第一任的人选就很重要了,不能让曹操觉得有威胁,但也不能派一个名声不显的将军去。
高顺现在绝对是最好的人选,他只是白虎军团里面的一员虎将,一直负责指挥白虎营,战功卓著。但是对曹操来说,高顺的地位没有那么高。如果让张雄来做西域都护,曹操就会想,吴顺是不是要在西域除掉他了。
定好了人选,两道圣旨立马派人加急传往西域。
现在西域要面对外敌,此时权力职责分配得越快越好。
“陛下,您前日说的科举一事,是否考虑先从益州开始?”
决定好了西域的事,这些国家的栋梁们又开始关心其他的事。
科举就是吴顺提出来的一种新的选官制度。这种制度,其实在益州早就试过了,效果还可以,用来选举中下层官吏很何事。
“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学堂学舍,第一届科举要开个好头,就从全国范围开始吧。先从地方开始考试,一直考到京都来。”吴顺说道。
科举嘛,就像撒网一样,把最大的鱼给网过来。自然是范围越宽越好。
“孔明,你要通知吏部官员们,考试一定要严格,不能徇私舞弊,如果考生舞弊,终生不得参加任何考试,各府衙不得招用此类无信之人。如果有官员帮助徇私舞弊的,直接砍了!”吴顺又道。
“陛下圣明!”诸葛亮直接唱道。
“什么圣明不圣明的,朕也是为了我们蜀国能够不断的发展壮大。”吴顺笑道。
“让陛下如此忧劳,臣等死罪!”诸葛亮等人惭愧地说道。
这不是拍马屁,而是他们心中真是的想法。吴顺整天在想着如何让蜀国变得更强大,不断有新的措施出来。
而蜀国立国后,他们的想法和建议竟然少了。
五位谋臣呼啦啦都跪下了,吴顺赶忙说道:
“都起来,你们都是朕的功臣,没有你们,安能有蜀国的今天。”
众臣们的功劳,吴顺可都记着的。
……
西域,乌孙王宫。
乌孙王客气的把曹操和张雄等人送出城,看着城外连绵不绝的军帐长吁短叹。
他是没有办法了,为了乌孙国不被毁灭,他把自己的最疼爱的女儿都送了出去。乌孙国公主随着使团一起赶往京都,也不知道走到哪儿了。
军营中,曹擦和张雄刚回到这里,就有亲兵来报,说京都有圣旨来到。两人不暇思索便去了帅帐接旨。
“征西大将军为国开疆扩土有功,特册封为西域王……”
“为保西域诸国安宁,除册封西域王外另设西域都护府,总督西域兵事,命阜阳侯高顺为第一任都护……”
两道圣旨,把曹操震得不轻!
吴顺竟然把他封成西域王,就不然自己造反吗?
想到这里,曹操不由得自嘲地笑了笑。
现在他哪有实力去造反?且不说西域诸国会如何抵制他这个从天而降的西域王,就说高顺这个西域都护有权调动他的卫队,就把他吃得死死的。
要造反,除非西域都护是他的人!但是这可能吗?西域都护是有任期的,而且都护大军还是蜀国正规军轮流担任,吴顺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给他。
不过他在这里当西域王,总比回中原处处尴尬来得舒服。
这么一想,曹操竟然接受了西域王这一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