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将军,欢迎你加入武陵军。”
待众将的声音小了一些,吴顺出声道。
“多谢大将军!”
听到吴顺欢迎自己,于禁连忙拱手称谢。不过他口称吴顺为大将军,并没有称主公。
他已经拜曹操为主,这么说也是无可厚非的。
只是,这会惹恼武陵军的将军们。
首先跳出来指责的就是亲卫大将曲阿。
他指着于禁怒道:“于禁,主公看得起你,你竟如此不识好歹?”
很显然,于禁没有称呼吴顺为主公,让曲阿很愤怒。
“曲阿,退下!”
曲阿还待要说什么,却被吴顺喝止。于禁怎么称呼他,他并没有在意。
投降已经成为定局,以曹操的多疑,即使他愿意放于禁回去,曹操也不会再次用于禁。
所以,吴顺觉得,一个称呼而已,大将军就大将军吧,自己也不是谁都有资格来拜主公的。
于禁被指责,同样也没有开口反驳,他就是个降将,何况他有自己的坚持,投降可以,但是不能拜两个主公!
吴顺喝止曲阿,让于禁心里的抵触心理小了一些,目前,武陵军的敌人是曹操,无论如何,于禁是不会出战的。
这也是他的坚持之一,虽然已经投降,但是他不愿意与曹操为敌!
“于禁将军,我知道不愿参与我武陵军与曹军的大战,那就暂且委屈去去虎牢关,给张绣当个副将吧。”
吴顺想了想,决定让于禁去虎牢关守着,在那里,有张绣看着,而且不用和曹操作战,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果然于禁听到吴顺对的安排后,感觉舒服了许多。只要步卒曹军作对,安排他什么职位,去哪里都不重要。
“谢大将军!”于禁谢道。
吴顺这边安排好了于禁,接下来就是讨论如何打许都了。
于禁觉得自己不适合听,自己向吴顺请求,立刻前往虎牢关。对于这个请求,吴顺当然无条件满足。
不听作战计划,说明于禁已经认定了自己的身份,也知道他是不可能回到曹操身边了。
“主公,吴顺攻打许都,惊动陛下实乃倒行逆施之举,不得民心!我许都军民戮力同心,定可击退吴顺。”
荀彧,他心中是存在汉室的,只不过他更信任曹操,他认为曹操可以像周公一样,重整山河后,会把天下交给那位皇帝。
“武陵军大军压境,是需要戮力同心了。”曹操沉吟道。
既然曹仁已经退回许都,那么就说明武陵军已经摆平了荆州,或许蔡瑁还在组织反抗,但终究是大势已去。
现在,曹操要面对的是整支武陵军。
虽然有刘备在,但是曹操可不敢把刘备的作用看得太重。徐州兵是新组建训练的,战力还不够看。
刘备身边,让曹操眼热的,也就只有关羽和张飞两员猛将。
“文若,仲德,大战一旦打起来,将士们需要的军械粮草,就交给你们去办理了!”曹操吩咐道。
“请主公放心!”
荀彧和陈昱都知道,这后勤任务十分艰巨,事关整个曹军的未来,他们只能尽力做到最好,不让奋勇杀敌的将士们缺少什么。
“曹仁,从今日起,许都防务交给你亲自负责,不得出任何纰漏!”曹操又下令道。
“末将遵命!”曹仁立即出列领命。
“荆州已失,万望诸位同心协力,保卫许都,杀退武陵军!”
曹操起身,向下方的部下们郑重地拱手道。
“主公放心,我等必将戮力同心,击退武陵军!”
众人一起高声喝道,倒也颇具气势。
只是,曹操自己都没有发现,他们的目标已经从击败武陵军,变成了击退!
一字之差,缪之千里!
这说明,比武陵军的层层压迫之下,曹操这方诸侯势力自上而下,都已经失去了必胜之心,如今他们只求击退武陵军而已。
郭嘉默默地看着这一幕,心里替曹操感到悲哀,一位英雄即将落幕!
曹仁接手许都防务,郭嘉知道,他必须要小心一些了。
如果许都局势紧张,城里的人难免有些风声鹤唳的感觉,加上曹操多疑的性格,一个不注意,很可能会导致之前的安排被破坏。
武陵军只要攻进许都,曹操只能一溃千里。
现在吴顺那边还没传来消息,郭嘉自己倒是沉得住气,他在曹操身边当奸细已经有些时日,真心给曹操出谋划策,取得了曹操的信任。
他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甘宁,还有他的两千陆战队。能把两千人藏在许都,不得不说郭嘉的本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