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法正就目前形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吴顺急于夺回函谷关,法正觉得实力还不成熟。联军的实力还很强大,强攻不可取。
“孝直,如今我军士气正旺,正是夺回函谷关的好时机!若是再等下去,恐怕联军马超士气会有所恢复,一旦他们有兵员补充,形式对我军十分不利。”
强攻的话自身会承受很大的损失,这些吴顺也有考虑。不过他考虑更多的是,联军实力恢复怎么办。
袁绍,曹操可是两家。补充兵员的速度快过自己。时间是不等人的,军情同样不等人。
“主公所言极是,不过我军缺少攻城步卒!只有朱雀军团和白虎军团,恐怕力有不逮。”
谋士的主要工作是替主公查缺补漏,提供解决问题的意见和想法。
这点法正做的很好。吴顺提出的想法,他立马就能找到其中关键的地方。
“朱雀军团的军械派人从成都运来,从益州调集两万郡兵进入关中。我们要趁联军还有喘息的阶段,打他个措手不及!”
人手不够,那就调过来。武器装备不够,从益州运出来。这是吴顺的想法,一定要比袁绍,曹操快一步增强实力,一举夺回函谷关。
“主公英明!”
对吴顺的想法和决定,法正没有意见。函谷关无论如何都是要夺回的。不然怎么能显示出武陵军军威?
远在成都的诸葛亮,主持着益州的正常运转。有他在,益州一切如常,并没有因为长安,宜都的战事而受到影响。
人们该干嘛还干嘛,战争的阴云似乎离他们很远。
他们不怕战争,因为他们知道,有人替他们负重前行!
前线的军情,每隔就好都会传回来。诸葛亮从这些军情中已经分析出了武陵军接下来的动作。
所以,早在接到吴顺的命令之前,诸葛亮就已经把准备好的军械和兵员发往长安了。
“主公,打败袁绍曹操后,真正的考验才开始。”
诸葛亮望着远方,若有所思。
他知道吴顺的目光很远,现在袁绍曹操联合,并不会给益州带来什么影响。
其实丢掉关中地区,对益州来说也只是少了一块地盘而已,对实力没有任何削减。
武陵军看中的,是函谷关的有利地形。占据了那里,益州就更安稳!
长安城,聚将鼓响起,众将齐聚一堂。
吴顺在主位上闭目养神,下方众将分成两列,静静地等待着吴顺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