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把写字的人,告诉了蔡邕。他自己也在一旁仔细的观看!
在稍远的地方看去,直觉得那文字飘逸优美,有一种随性洒脱的意味在里面。但是看久了,就能体会到提字之人睥睨天下的张狂之意!
“子轩果然大才也!”对着那十一个字看了许久,蔡邕回过头来衷心的说了一句。
吴顺年纪不大,却能自成一家。而他蔡邕,都快进棺材的人了,还在为自己的飞白体沾沾自喜。
略一对比,蔡邕觉得,自己的心境,还没有吴顺高!
“造出了新纸,一时间沉迷写字,入不得先生法眼!”
该谦虚的时候,吴顺不会去出风头。他可是后世人,写字这种事,难不倒他!但这并不值得拿来炫耀。
“子轩太过谦虚了,日后有空多来学院,与小老儿交流交流!”
“哈哈哈哈……只要蔡老不闲烦。小子天天来都可以啊!”
听到吴顺的话,诸葛亮和法正摇头苦笑。他们这位主公,估计是所有诸侯中最闲的一个吧。
学院刚刚设计,吴顺多往学院跑,也无可厚非。毕竟吴顺说没人投奔就自己培养人才的话!
“子轩时间充裕?”
蔡邕听了吴顺的话,奇怪的打量着他。
按理说身为益州之主,大事小事一大堆。应该脱不开身才对。不过吴顺要真能天天来,蔡邕也是高兴!
“蔡老啊,您可不知道,要说在益州谁最清闲,那必定是主公无疑啊……”
诸葛亮抓住机会就向蔡邕“大吐苦水“他身为益州别驾,权力大,责任更大!整天从早到晚忙公务。简直比耕田的老牛还勤恳。
“呵呵,不错,蔡老啊,您要真想与主公讨论书法,那就找对人了。”
见诸葛亮都借机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法正自然也能抓住机会。他整天也是忙的脚不沾地,有时候还得陪着吴顺东奔西走!
“哈哈哈哈……孔明,孝直,我也是很忙的,可不像你们说的那么清闲!”
被自己的部下当面怼,吴顺只能用大笑来掩饰尴尬。
蔡邕笑眯眯地看着三人“言语交锋”心里感叹道,这益州的风气就是好,主臣关系很深!
学院成立大典,除了院长就职,揭开院训外,还有诸葛亮等人的就职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