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题目来看,范进的才学应该有了诸多进步。要知道,出题更是考验人的水平,范进能出出这样的题目,足见范进对四书五经早已非常熟知,可谓倒背如流。
范进看了诸人几眼,呵呵笑道,“这个题目也是老夫刚刚所得,以前从未做过,老夫便与诸位共同思索作文吧!”
说的很是轻松。
不过他在说完之后,那一张脸就凝重下来,显然他已经陷入了思考之中。
有了题目,众人便各自散开,各自寻到位置,开始作文。
八股文难在破题。
范进的这个题目前后不搭,破题自然就分外的难了。车朗、冯茂、吕行川等等众人都皱眉沉思。周致却是神色如常,坐在书房内一处角落里,微微眯了几下星目,便开始研磨。
墨研好后,几乎不假思索,便直接作文,可谓信手拈来。周致的举动自然让众人看的分明,众人心里不禁咯噔几下,暗道一声,好一个厉害的周致。
此时自然没有过多的心思放在周致身上,他们需要做的自然是抓紧思考,寻思破题。
不足半个时辰,周致面前的纸上便清清楚楚的写出来一篇文章。字迹工整,洋洋洒洒,甚是好看。
顺带一提的是在国子监读书和当太子伴读这些日子,周致的文章出神入化不说,就是字也写的更加俊秀好看。
将文章审视了一遍,确信没有了任何纰漏,周致便无所事事起来。偷眼看一下众人,见众人都是一副皱眉苦思之态,周致不想打扰他们,便轻轻站起身,在书橱前站定,开始搜索吕行川书房内还有自己可以看的书
吕行川、车朗、周致、范进、魏好古、冯茂和邱浩岚七个人在吕家的书房坐定,那丁姓老仆早已沏好了香茗,七个人饶有兴致的品着香茗,便高谈阔论起来。
吕行川的老爹吕秋生因为参与管理了周致他们弄出来的那个“八君子义仓”,此时的精神健旺了很多,再也没有了什么高血压,心脏病之类的毛病。这些阵子他几乎每日一大早便去了义仓,乃至于周致来了,都未曾见上一面。不过他在临出门时早就有过叮嘱,要吕家好好准备一顿丰盛午餐,招待儿子吕行川的几位朋友。尤其是周致,吕秋生托丁姓老仆还给他问好。
当初的“八君子义仓”,除了现在的七个人,还有岳家的岳书震。岳书震一直在家中苦读总结,他倒是没有注意到文会今日会聚首。
此时的老范进精神焕发,双眼发亮,笑道,“我等兄弟几人多日不见,都是各自求学,想来这些时日都有了一个进步。我等先不谈论各自的读书所得,不若就让老夫先行出一个题目,我等作文。到了午时,想来文章也就写出来了,我等再互相拜读,品评,也便分出了高下。”
周致一直很纳闷,像老范进都五十多岁了,精力如何还这般旺盛?真是老当益壮啊。
周致微微眯起星目,并不说话。
在周致想来,这样也好,大家共同做一样的题目,那高下也就分出来了,各人这些天的进步也就呈现出来了。
当然了,这次作文并不是要比出个一二来,而是给大家提供一个互相切磋学习的机会。
车朗也十分赞同,不过车朗毕竟沉稳,也和周致一样,并不言语,只是面带微笑而已。
冯茂第一个响应,邱浩岚也跟着打趣道,“是呀,范兄这个提议好,就是应该写出文章来,大家互相切磋。”
“呵呵,周致贤弟在京城国子监读书,还做了太子伴读,跟着的先生也都是才高八斗之人,我等确实应该见识见识周致贤弟的文采了!”吕行川正色道。
吕行川的目光投注在周致身上,显然他是代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思。说是大家互相品评切磋,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周致才是他们学习的对象。毕竟他们这些人说是在各地的书院读书,但和京城的大儒名家比起来,还是相去甚远的。
周致微微一笑,道,“承蒙各位哥哥看得起,周致也并不谦虚,那就请范兄出题吧!”
周致说出来的话听起来有些傲气,其实这也反映出周致的一种自信。在京城国子监读书,几乎把彝伦堂里面的书全部读完了,又是得到了不少大儒的指教,尤其是李东阳的教诲,让周致更是心思清朗,头脑也甚是豁达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