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几日过去,这一日朱厚照兴冲冲的寻到周致,满脸欣喜,说道,“周致秀才,你说的不差,这阳光的白,经过这样的冰棱分解,能分出七种颜色的光哩!”
一连阴沉了多日的天气在昨日总算是晴开了,周致早就教给朱厚照用一个冰棱制作出的三棱镜去分解太阳光。朱厚照在昨日整整实验了大半天,今日上午又是两个时辰,总算是得出了结论。
小李凤也一脸兴奋,说道,“是呀,大哥哥,我刚才看到了大武哥哥分解出的光,太好看了!真的是太好看了!没想到就用一块冰棱,就能得到那么美丽的光。”
周致暗暗惊叹,三棱镜分光这样的实验虽说很简单,但角度必须要把握准确,这就需要多次实验了。周致想不到的是朱厚照竟然有那么大的耐心,不由得朝朱厚照投过去很是诧异的眼神。这位大明历史上最胡闹的皇帝其实身上也存在可贵的品质哩!
周致忽而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在历史上朱厚照喜爱胡闹,甚至荒淫昏聩。可现在他毕竟还年幼,如果有机会能慢慢改造,说不得日后他能成为一位明君呢。
这样的念头在周致头脑中只是一闪即逝。周致旋即想到,在朱厚照身边的人对朱厚照的影响是很大的。自己是一个穿越众,知道朱厚照未来的样子,可在他身边的人却是无从知晓。包括现在朱厚照的侍讲杨廷和,以及大儒董越。他们虽说在大明历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但事实证明,他们对朱厚照的教授还是过于放纵了。
自己有这样的心思又能如何?自己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秀才,哪里会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朱厚照呀。
但眼前的机会周致自然不会放过,旋即对朱厚照悉心讲授一番,又旁敲侧击的说给了他许多做人以及做学问的道理。
现在需要做的,只能是尽力而为而已。
不得不说诸葛后本身就很有面子,再加上国子监祭酒程敏政亲自出山,陈献章和谢复在第二日就来了国子监。
于是乎,国子监一连几日都是陈献章和谢复在讲学。周致这几日真可谓是如鱼得水,这些天来读了那么多书,饶是他是后世的穿越众,很是聪明,但有些晦涩难懂的内容还是一知半解。有了这两个人的精心传授,周致又感觉头脑清明了很多,眼界也跟着开阔了很多。
在做八股文的指导上,西山先生谢复显然别有高招,尽管说他讲的很深奥,但周致还是能领会其中之味。周致越来越感觉其实写八股文,和后世的议论文是有不少相似之处的。破题要精准,而且要新颖,让人眼前一亮。
能做到这点儿,就必须在读很多书的前提下,将书中内容彻底消化,融会贯通,而后运用才会得心应手。
周致的本经是《春秋》,而谢复在《春秋》上的见地要比礼县大儒刘禹,还有这位司业诸葛后的讲解深入的多。让周致更是豁然开朗。
陈献章的诗词歌赋,以及他在书法上的独到之处更使周致受益匪浅。本来赵孟頫和管道升的小楷周致现在是有了些造诣的,这一次又经过陈献章的精心点拨和指教,周致对书法更有了一些高深理解,所写出的小楷又有了不小的进步。
总之,陈献章和谢复在国子监讲学七天,周致每日都沉醉其中,遨游于四书五经,八股文章的海洋,感觉酣畅淋漓。
值得一提的是陈献章和谢复得知周致是杨一清的门生,而且又得知周致在物理学、算术等等方面出类拔萃,为人更是很有法度,他们对周致的关注和指导自然要多上很多。
每日晚上,他们两人都要在诸葛后的房间里和周致畅谈,对周致教诲。而后又对周致日后应该读哪些书,写文章的一些技巧提纲挈领的做了要求,周致都牢记于心,慢慢消化,想来日后定然会受益无穷的。
陈献章还做了一首诗歌送给了周致,题目叫《戒懒文》。文曰:大舜为善鸡鸣起,周公一饭凡三止。仲尼不寝终夜思,圣贤事业勤而已。昔闻凿壁有匡衡,又闻车胤能囊萤。韩愈焚膏孙映雪,未闻懒者留其名。尔懒岂自知,待我详言之:官懒吏曹欺,将懒士卒离,母懒儿号寒,夫懒妻啼饥,猫懒鼠不走,犬懒盗不疑。细看万事乾坤内,只有懒字最为害。诸弟子,听训诲:日就月将莫懒怠。举笔从头写一篇,贴向座右为警诫。
这首《戒懒文》陈献章其实也用来教育过他的其他学生。不过他和周致只是几日的接触,就和周致言说出来,足见他对周致的看好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