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零章 周宅

寒门栋梁 何时飞雨 2254 字 9个月前

自己早已说过,今后要沛涵每日都有一个快乐的心情。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心情好,快乐每一天。

这进宅院应该很符合寇沛涵的要求吧!

第三进则是家中其他人的住宅了,这处俨然建造的很是阔大,布置也很是合理。除了正房之外,东西两侧还建了两处厢房。

一处作为厨房,一处则是齐彦武的住所。

当然了,除去了齐彦武的住所外,还剩余了好几间房屋。周致想到,可能是老爹计划的长远,周家日后随着日子的蒸蒸日上,可能会雇佣婢仆的。这里就是为他们准备的住房。

至于姐姐周绿云和姐夫胡哲,这里并没有建造出他们的住房。

其实很明显,他们是要居住在姐夫胡哲正在建造的那纺织作坊内。

周家的分工其实很明显的,纺织作坊的事情日后就重点会着落在姐夫胡哲和姐姐周绿云身上。确切的说是姐夫胡哲身上,所以他们更应该住在作坊里。

由此可见,老爹周铁考虑的很是周详。

新的宅院建成,大约花去了五百两银子。老铁周铁这几日乐在其中,整日到倒着双手在宅院的各处走走,很有些富家老翁的架势了。

是呀,谁能想到,只是短短不到两年的光景,周家就由一个不是蓬门陋户的贫穷人家有了这么一处大宅院,成了白岳村的首富呢?更不会有人想到,周家这样祖祖辈辈靠着从土里刨食的人家竟会出了秀才呀?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转眼到了七月底。这两个月里,周致闭门读书,他从吕行川那里借来了诸多的时文子集,又去了一趟保定府,购买了一些经史书籍,每日学的孜孜不倦,不亦说乎。

值得一提的是,吕行川家里现在的藏书越来越多,他那信县的姑丈侯观在得知吕行川考中秀才之后,对吕行川的读书更加支持。侯观在京城为官,就从京城购置了很多的时文,还有注解之类的,安排人送到吕行川家里让吕行川来读。

很自然,周致范进等人就跟着沾光不少。

周致过目成诵,读书的速度飞快,这两个月周致自我感觉又有了很大长进。

在吕行川家里的文会这些日子俨然停下来了。这些日子,周致文会小聚也只是参加了一次。

谁都知道,文会交流很有好处,对自身的作文很有帮助,但近来却是人员屡屡不能凑齐了。

不过,文会的几个人相约的写作文指导之类的文章,每个人倒是都写出了一些。在冯茂的组织忙碌下,文会第一本这样的集子印发成册,在庆都县以及周边县,甚至保定府都有了销售。和起初预想的一样,书册很是畅销,这虽是文会的第一本书,但却让每一个人都赚了些许银子,而且随着书册的销售,还会有银子不断进账。

只不过这样的文章极其不好写,第二册的印发还需要时日,还要文会的几个人不断的经验积累。

范进虽说年龄大了,但这些日子四处奔走,他竟然也和保定府莲池书院的老教谕温佑善拉上了关系,范进在前几日竟去莲池书院读书了。

呵呵!这老家伙俨然老当益壮,信心满满,看来明年的乡试,他是决心要一举中的了。

车朗也和真定府的一家书院有了联系,准备再过上几日就去那里读书一段时日。

此外邱浩岚、冯茂、魏好古也在积极奔走,寻求高级学府,准备深造了。

吕行川倒是对去书院之类的学习不甚上心,他好像习惯了自己读书作文,好在他有信县侯家的鼎力支持。再有,据吕行川说,他姑丈侯家好像过不了多少时日就会从京城请来一位大儒,专心指教吕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