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章 邀请

寒门栋梁 何时飞雨 2437 字 9个月前

这周致俨然是不知好歹啊!莫非我刘龙就拦不住周致,和周致做不成朋友了?

刘龙勉强压制住心中的不悦,继续道,“刘禹在礼县确实有些名气,但周致兄弟可能还有所不知,那刘禹性格怪异不说,就是他的后代之人也是毫无作为,迄今还没有一人在朝为官。

家父刘尚不才,现在是都察院的监察御史。虽只是个正七品官,但却手握重权。而且家父和朝中很多官员都来往甚密,就是和当今最有权势的宦官李广都有交情。家父的前程可谓一片光明,难道周致兄弟就不为自己的前程想想吗?”

刘龙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不无炫耀之意。周致听了就越发纳闷,这刘龙如此热情,他到底是何目的?

难道真的是看自己考中了庆都县县试案首,想和自己结交才这样做吗?

显然不是。

周致自忖自己一个小小的县试案首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威望,还没有达到让博野刘家如此重视的程度。再说了,他们若是真的冲着自己而来,一开始的时候也不至于那般傲慢。还有,直到现在萧辅和高公甲都是对自己一脸不屑之态。

此时脑中突然灵光一现,周致恍惚明白了。博野刘家自刘吉之后,显然权势地位大不如前。虽说刘龙的父亲刘尚是个监察御史,但在京城,监察御史有一百多个,那又算个什么呢?

他之所以想结交自己,很有可能是看在了保定知府彭泽的面上,他们是借着自己和知府彭泽叔侄相称,而通过自己来讨好结交彭泽。

彭泽是正四品官,要比那刘尚的官职大上很多。刘家既然家在保定府治下,自然要结交彭泽了。

这样看来,这刘家的消息可是够灵通的,心思也是够多的。

其实周致想的不错,只不过他只猜对了一半,刘龙之所以想结交周致,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周致和人说话相处,好像还从来没遇到这种懵懵懂懂的情况。他一时暗自寻思,也就不再说话,一双星目望着他们三人,面色如常,且看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高公甲和萧辅显然对刘龙很忌惮,此时刘龙不张口说话,他们两人就像是哑巴了一样,只顾鄙夷的看着周致。

那刘龙稍稍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周致兄弟是庆都县县试案首,可谓名满保定府。兄弟县试之时所作的文章为兄也曾见过了,很有新意,很是了得啊!

不瞒周致兄弟说,我博野刘家是读书之家,我刘龙自幼读书,时至今日已十载有余。本想尽早参加考试,怎奈家父始终不允,要我磨练性子,一击必中。

呵呵!今年博野县试,为兄侥幸也中了案首。

在为兄看来周致兄弟的文章和为兄差不得太多。周致兄弟的才思敏捷,又是读书刻苦,这样下去,周致兄弟考中秀才那是没有丝毫可以忧虑的。”

刘龙一张口就说了这么多,虽表面上听起来是在恭维周致,但内里却不无炫耀他自己。尤其是说周致的文章和他相差不多,相差不多是个什么说法?那说来说去还是要差一些的。

周致腹诽道,没有见过刘龙的文章,可能自己确实比不过他。不过现在差一些又有如何?只要自己不懈努力,府试和未来的院试也不一定就考不过他。

心里这样想,嘴上却说道,“刘龙兄如此恭维小弟,小弟实在汗颜!”

并不想和刘龙多说话,所以就这样一句话了事。

刘龙却不以为意,接着说道,“其实我刘龙很想结交周致兄弟这个朋友,今日有话不妨就直说了。为兄请问周致兄弟,不知周致兄弟科举的本经是什么?”

科举考试的是八股文、试帖诗、策问等,重要的还是八股文。县试只考小题,是从四书中摘句出题。而之后的府试和院试,以及后来的乡试和会试都是要考大题的。大题是要从五经中出题,五经内容繁多,所以考生要选择一经作为本经,在考试的时候只答本经的题目即可。

时至今日,周致还真是没有选择自己的本经,但周致心里已有了想法,他是想选择《春秋》为本经。

在大明的众多学子中,选择《诗经》、《尚书》、以及《周易》的居多,选择《春秋》的却是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