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天下粮仓

位面黑科技 咬文嚼纸 2299 字 10个月前

很奇怪的植株。

秧苗的根部应不是很发达,但是在根部的下方长了一个巨大的白色‘肿块’,这些‘肿块’就是秧苗的能量仓,共生营养菌就在里面,它不仅会给植物提供必要的元素,还会分泌大量促生长素,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加快生长。

徐教授折断了一只叶子,闻了闻味道。

纯正的秧苗味道,这种秧苗的味道绝对是纯正的水稻,并非转基因或者国外的品种,甚至不是农业部这几年推广的超级杂交稻。

自然的水稻能够有收成吗?每亩有几十斤就不错了!

刘江峰解释道:“蓝星集团选种的原则就是越自然的越好,大家都知道近几年来转基因对华国人健康的侵害,大量适龄女性无法生育,怪病增多,孩子几岁就开始性成熟等等。所以,我们不能使用国外的种子。”

“徐教授现在手里拿的秧苗,其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野生水稻,而是和杂交水稻有一定基因交换的伴生稻。在自然界产量不高,但是味道和口感都是一流。”

伴生稻,做水稻技术上很常见的名词。

它是自然水稻的一个品种,市场混杂在人工杂交稻中生长,是杂交稻最佳的天然基因库,但是因为产量低,生长缓慢,多病,不被农户们喜爱,不过它有一个有点,口感特别好!

“这个的产量会高?”徐教授完全不相信。

“两周之后,我们会把最新鲜的大米寄到你的家里。”刘江峰到时比较自信。

徐教授完全相信自己的专业知识,两周后这里会长出水稻才是怪事了。他说道:“两周后我亲自来看。”

赵市长从中作出担保说道:“两周后我再邀请各位专家前来。”

一行人乘坐电梯又参观了蔬菜、水果等种植区,画面完全颠覆了大家对传统植物种植的想象。

最后蓝星集团决定,将二十五栋楼中的其中一栋——水果种植区,在一个月后免费向观众们开放,每天限量1万人参观。

而农业部的专家们则等待着两周后水稻的收成。

科技部、农业部、卫生部等各部门以及江城市的领导在五个小时后抵达种植大楼。

在刘江峰的带领下,众人进入大楼内部,说的是参观访问,其实是想检查核实蓝星集团的工作,看下所谓的种植大楼有没有这么神奇。

通过营养共生菌培养的食物已经在去年流向市场,这些食物的质量非常高,市场反应也非常好,永远都是出于缺货和高价的状态。

不过那是蓝星集团在实验室培养的作物,质量没有问题,产量却一直存在问题。

现在的种植大楼将被全部用于种植农作物,这25栋大楼可以提供50到70万人口的粮食。

江城市总共有1200万人口,按照蓝星集团的这种算法,只需要1680亩地,建设600栋这样的大楼就可以完全满足江城市人口对粮食、蔬菜、水果的需求。

这会产生什么后果?

江城市大量的农用耕地都会空缺出来,现在最值钱的土地将不再值钱。

种植大楼还可以应用到黄土高原、西部山区等粮食产量较低的地方。伴随着华国长达五千年历史的农民这一职业将会彻底消失,随之消失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

而由此延伸的影响是什么?

现在华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劳动人口已经严重不足,解放农村势必为华国再次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帮助华国突破转型期的瓶颈。

再深层次的影响是什么?

地方zf的土地将会大幅贬值,土地财政将无法延续,华国楼市的泡沫将会彻底破灭,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科技产业和实体经济。

这些影响科技部想到了,江城市zf想到了,其他则不然。

江城市是在拥抱未来,而其他城市依旧依靠买卖土地还债、艰难度日,他们没有壮士断臂求生的勇气。

领导们各怀心事,进入了种植大楼。

里面清醒的空气,舒适的温度,一眼望去是满屋子的绿色,这是小时候大自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