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联合考察团

位面黑科技 咬文嚼纸 2213 字 10个月前

在蓝星集团的建议下,江城zf出台一系列的临时措施,让民众减少开车,缓解交通拥堵,比如地铁、公交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免费等措施。

高层对束管道路的建设也十分在意,由交通、中科院、铁路公司等部门组成的考察小组也到实地勘察。

作为项目的负责人,蓝星集团的副总,张毅参与接待工作。

如果束管道路真的能够建成,下一步就是取代铁路,因此铁路公司的专家对束管道路是持保留意见的。

在工地上,工人们正在按照小悠的制定的方案在高架桥搭接合金桁架结构。

铁路公司的高铁专家刘教授随手捡起一块合金废料,拿在手上非常轻,他问道:“张总,刚刚看你们的施工方案,你的意思是在高架上用这个材料搭接支撑结构再在上面安装束管道路?”

“是的!”张毅介绍道:“我们工人和机械的工作效率非常高,一个班组每天至少能够搭接一公里,我们的工程进度在稳步推进之中,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五公里的搭接工作,再等二十分钟束管就会安装在上面。”

刘教授是高铁方面的专家,他明白轨道对高铁的作用,钢轨的材料要是不达标,根本无法承担高铁的重量,束管道路也应该如此。

他掂了掂手中的材料,同等体积下,重量要比高锰钢轻了一倍不止:“这是什么材料?这么轻,能够沉重,我觉得我用力就可以把它掰断。”

“你试试?”张毅一点都不怕专家的检验。

刘教授还真要试试,他用力弯曲合金的两端,合金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有点意思。”刘教授又从工人的手中找了一把榔头,将合金放在地上用力敲打,同样没有变形。

大型交通设施的建设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问题,从设计到施工,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导致工期的延误,严重一点的甚至要推到从来。

同样束管道路也是如此,每一个束管的搭接必须要符合束管列车的动力学特性,要保证束管列车能够安全、平稳、快速的运行。

所以设计和施工方案全部由小悠和张毅团队完成,张毅使用仪器对路线的全状进行了探测并且将最准确的数据递交给小悠。

小悠是依靠强大的睿智芯片组成的超级计算机运行,她可以完整的分析这些数据,然后提供最详尽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

在小悠的把控之下,即便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也能很快的调整方案,将其继续优化,这就保证了工程的进度能够按期完成。

张毅从蓝星军工那里组织了一批工人,由从社会上招募了一批优秀的施工技术人员和工人,成立了江城束管道路项目部。

在项目完成以后,项目部将单独成立束管道路公司,成为蓝星集团的子公司。

所以在项目部,无论是技术、后勤人员还是普普通通在一线工作的工人,都是属于蓝星集团的正式员工,享有蓝星集团员工应由的职别待遇。

从蓝星集团成立到现在,招聘员工的门槛越老越高,非硕士和博士不录用,不仅要高学历而且要有完备的动手能力。

这一次项目部招录一线工人,第一次放下了门槛,只要你身体健康技术理论知识过硬,能够完成施工任务,都能够应聘。

一时间江城市许多在工地上做了十多二十年的工人都到蓝星集团应聘,在房地产或者是路桥公司,这些工人活在班组长下,看着工资高,一天三四百块,但是没有任何保障。今天你身体好能做就能拿钱,明天你生病了不能做就拿不到钱。

进入蓝星集团就不一样了,如果你做的好完全可以比肩那些从英米国家留学回来的硕士和博士。

在这种政策下,张毅在很短的时间就通过技能、理论等考核网络了一大批优秀的一线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