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理是无礼

万剑圣者不以为意,恭声道:“原来是青莲剑仙李太白大驾光临,老夫知晓阁下并非有意,而是老夫这圣道之域承受不住阁下气魄,无妨。”

“他就是李白?”

一帮江湖豪客悚然一惊。

杨鑫惊讶道:“前几位大前辈一个个出场声势惊人,怎得他李太白却如此鬼鬼祟祟,难不成他那偌大的名头,根本就是欺世盗名”

“慎言!”杨武成有人呵责道,“你当青莲剑仙也跟那万剑圣者一般,是冢中枯骨吗?”

稷下学子们也是惊喜交加。

“果然是李师兄。”

“李师兄的背影好帅!”

他们对于这个仅仅几个月未见,便直接腾飞到了云霄之上的学长或者学弟简直好奇得没边儿了。

王秋生撇撇嘴道:“好大的派头,也不知道跟我打个招呼。”

王长明摇头道:“你不懂,他自山脚之下,便开始出剑了,这是一种蓄养剑意的法子,等他攀到山巅,就是他一身剑意最为炽烈的时候。”

“这种时机,停步与你交谈,立刻便会坏了气机,你没看到他跟那个万剑圣者说话时,连脚步都没有丝毫停顿吗?”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是个懂礼节的好学弟。”

王秋生气道:“他明明连搭理都没搭理咱们一下,却跟那万剑圣者都招呼了一声,怎么到你嘴里反倒成了懂礼节了?”

王长明笑道:“你觉得,只是随口一句招呼,就可以把你给交代了?”

王秋生面色微变。

王长明笑着指了指天:“你把他看得太高了,修为高,不代表眼睛就会长在额头上。他没理你,是因为只是理你一句,很无礼。”

身后队伍里,叶凡冷哼道:“有人就是把面子看得太重了,方才生出了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思。我辈剑士,纵无人理会卑若尘埃,也当愤而出剑,而不是只敢在人背后饶舌。”

王秋生脸色瞬间铁青。

稷下的队伍自然引人瞩目。

那一个个穿着黑白长袍,目不斜视的男男女女,普一出现,就成为了视线的焦点,就连议论声都开始渐渐小了下来。

不少武林豪侠磨拳接掌,有的自诩风流,看上了稷下的漂亮学妹,想要一展身手;有的则是萌生了想要将自家女儿嫁给稷下高徒的想法。

作为天下间名声最响,底蕴最深,强者最多的开放性学府,稷下无论哪个标签,都足以令江湖人仰望,并被他们捧上神坛。

像当初长城一战中,毕生都盼望着想要入稷下而不得的两个机关师那样的人,普天之下,多如牛毛。

“听说这次泰山论剑,两大热门高手青莲剑仙李太白与天剑黄鸿皆出自稷下,一直都道稷下魔道与机关术甲天下,却不曾想剑道水平也如此高绝。”

“你看那个跟骑毛驴的大唐剑圣一道上来的女子,似乎也是穿稷下学袍的。”

“果真天香国色!”

青叶没跟裴旻一道上山,而是自己穿过了万剑圣者的圣道领域,向山上行去,只留下一个背影,惹人神往。

稷下带队的教习中,一人是李白的老熟人,他的带班教习王海硕,另一人,则是一名兼修剑道,实则是儒家门徒,修行君子剑的儒生,名唤王长明。

王家在儒家中也算是嫡系大族了,不少知名儒生都出自这里,比如号称儒家之龙的王明阳,一手开创心学,儒道修为惊人。

王秋生与王长明便是同出此家,一个主修剑术,兼修儒术,一个主修儒术,兼修剑术,实力皆是非同小可,被季康委命为黄鸿的助手,带队参加泰山论剑。

其实稷下虽然堪称是儒门的根据地,但很多知名大儒都未曾留在这里,顶多是负笈游学时会来拜拜山,比如与诸葛亮私交甚笃的当世大儒蔡邕。

儒门十二贤中,除了三人过世以外,其余人,刨开季康老头子以外,三年内能有一个月呆在稷下都算是稀罕事。

说到底,儒家作为诸子百家中第一显学,天下间的儒生多如牛毛,怎么可能像墨家子弟那样尽数安插在山上,其实就算是淡泊名利的墨家,在不少国家仍旧有供职,比如为秦国建造攻城机关,试图以“天下一统”来做到止戈的秦墨。

只可惜,墨家最初讲究的兼爱非攻,在当初大周四分五裂之际,那一场乱战之中,为了保护弱小诸侯,受到了重创,从此虽然不能说是一蹶不振,但也自此退出庙堂,成为了很单纯的机关师组织,不然到现在,估计也是能与儒门并列的一大显学。

当然,墨家仍旧试图以机关术来捍卫和平,但是却不再像以前那样,无条件地派出墨者去扶持弱小得一方,现在的墨家,更务实。

王秋生没有顾及江湖人的眼光,自顾自地问道:“师兄,你这次来想要排天下第几剑?我感觉前五肯定没戏,前十还能争一争。到时候你可得起个好听点的外号,可别拿‘君子剑’凑数。”

君子剑是儒家一门剑术,号称“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最是凌厉不过,而王长明也干脆就以此作为自己的绰号来行走江湖,只是名声不彰罢了。

然而君子剑的名头虽小,但实际上,也属于儒门行走之一,在圣道境界内,堪称是难觅敌手的强悍剑客,天下剑客前十席位,他还真有望争上一争,反倒要比主修剑道的王秋生更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