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得了,救得了。”
说到这里,俊秀男子又是哈哈一笑,掩盖住内心的不安,他目光闪烁着说道:
“我这成国渠东扩之策,既然能够脱颖而出,使得骠骑将军亲自接见,本身就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难保这成国渠东扩,会得罪了骠骑将军身边一些主张西扩的重臣,一旦言语稍有差错,我只怕就会有杀身之祸,所以就得留有后手,而你就是我等的后手了啊!”
“怎么讲?”
“孝直你好兵书军略,通晓张、陈之术,我看骠骑将军为人雄图大志,虽然得了三辅,但想要的,远远还不止这些。他既然兼领雍凉,接下来必定也会向雍凉用兵,夺取陇右之地。人心苦不足,得陇则望蜀,我等不是在蜀地待过一段时日么,你还特意绘制了入蜀的地图。”
“今日我的成国渠东扩之策若是行不通了,你就正好为骠骑将军献上入蜀的山川地形图,若是能够附上攻略雍凉、巴蜀的良策,那就更好不过了!”
“别别别,子敬,你这就不仅是在买我,而是在杀我了啊。我等也不过就是滞留了汉中一些日子,这蜀地都没进去过,入蜀的道路也没有走全,就想要在人家百战将军面前卖弄了,我要多活几年,可不想冒着杀头的危险,和你去趟这一趟的浑水。此事免谈,免谈啊!”
见到马上的白面儒生又想溜之大吉,俊秀男子连忙抓住了他宽大的衣袖,苦笑着说道:
“诶,我该如何说是好,你法家也是扶风大姓,世代官宦之家,你又怎么能够忍耐到了你这一代就没落了呢?”
“入秦的李斯也说了,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这一趟你是必须要去的,就算不献策,暗中观察一下这骠骑将军,到底是不是当世的明主也好啊,你不是离乡之时,跟我说了么,你要在这乱世之中寻找明主,辅之佐之——”
“好好好,你打住,打住!”见到俊秀男子又祭出了这一招,白面儒生一脸无奈,看着俊秀男子嘲笑道:
“你说你孟子敬,什么事情都计算得清清楚楚,还一门心思要将我拉下水,你就不怕我见了那骠骑将军,侃侃而谈,压了你的风头,让你仕宦显达的心思落了一个空。”
被白面儒生这么一说,俊秀男子脸色一寒,心中不安又增添了几分。但这也是一刹那之间的事情,很快俊秀男子就抛弃了内心的犹豫不安,堆起笑容对白面儒生说道:
“我看你法孝直,就像是那入秦的范雎,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就算真的仕宦显达了,也绝不会忘了我这位多年的老友的。”
“哈哈哈!”看着俊秀男子神情快速变幻,内心复杂地说出这些话,白面儒生不禁仰头大笑起来,笑过之后,他点了点头笑道: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人生快意之事,莫过于此。范雎既然为友所误,那我法孝直,今日也就被你孟子敬误一回。不过——”
说到这里,白面儒生拉成了声音,勾得俊秀男子又瞪大了眼睛,害怕他又临时反悔。
“哈哈,不过我法孝直可不会让别人卖了自己,就算是要卖,也是自己将自己卖了,换他一世的显贵。哈哈哈,青奴,我们走!”
说完之后,白面儒生招呼身后骑驴紧跟慢跟、满头大汗的僮子,快马加鞭就向前方冲去。
“孝直,孝直!”俊秀男子见到白面儒生答应后肆意纵马,一边急着赶上,一边连忙出声呼喊:
“你跑错岔路了!”
“呵呵,我的小命,可用不着这个时候你来替我担心。”
俊秀男子呵然一笑,正经严肃地说道:
“我是不明水利,我是不精河工,但我怎么就不能够献上通渠之策?”
“孟子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不是这个理?我动的是脑子,这可比懂水利、会河工好用的多!”
白面儒生“哦”了一声,似笑非笑地问道:
“那你又是怎么个劳心呢?”
“嘿嘿,很简单,不循常理,反其道而行之。既然有人献上成国渠西扩的方略,那我就献上东扩的方略。”
“你说具体一点。”
“成国渠以郿县为源头,引渭水,东北流,下经武功、槐里,至上林苑入蒙茏渠。这大体就是一条东向的河渠,所以郡县官吏想到要增加灌溉、扩大屯田,只会单独想到可以向西延伸到陈仓,引入汧水作为源流。”
“但是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成国渠东扩就未尝不可。关中地势西高东低,西扩成国渠还需要增辟汧水作为源流,但如果东扩成国渠,岂不是就简单得多。”
“前汉的成国渠只是从郿县修到槐里,然后就引入上林苑的蒙茏渠,能够灌溉到的也就茂陵、平陵那些陵邑。可你想想,如果继续东扩,从向东北扩渠,沿途汇聚渭北的河流,最后抵达泾水,这可以多增加多少灌溉的良田啊!”
听俊秀男子这么一说,白面儒生点了点头,他不精通水利,听俊秀男子说得有板有眼,倒是没有听出来有什么明显的破绽来,只是有些惊讶地看着俊秀男子说道:
“难怪我说这些天你都闭门不出的,这通渠之策,只怕是耗了你不少时日在苦思吧。”
“哈哈,没错。我孟家毕竟也是扶风的大姓,家中也有郡县的山川地形图,这些日子我就是和几个门客在家中一同谋划,这才将这成国渠东扩之策想了出来。”
看到俊秀男子又得意起来,白面儒生只好又提醒说道。
“嘿嘿,不过我想想,还是有些担心。你这坐而论道拿出来的东扩之策,未必可行,只怕是虚谈废务、清谈误国啊!”
可是俊秀男子对此并不领情,他的笑容也僵硬起来。
“荀子曰:千举万变,其道一也。庄子曰:不离于宗,谓之天人。说到底,都是同一个道理。你说这成国渠东扩之策,未必可行,那就是还是有可行的可能,是吧?”
说到这里,俊秀男子压低了声音,小心翼翼地说道:
“况且这通渠之策也只是我等的一个跻身之阶,用不用,自然由骠骑将军和他的掾史去定夺。但我等却可以借此脱颖而出,跃然于众多才俊之上,这有何不可!”
看到俊秀男子这副嘴脸,白面儒生无奈地瘪瘪嘴,叹了一口气。
“你若想出仕,以你孟家的关系和你孟子敬的才能,未必就就不能应辟郡县,又何必要去搅和这成国渠东扩方略。这可是关系到数万河工、民役的性命,耗费以亿万计的国之大事啊!”
俊秀男子哼了一声,沉声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