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袁本初上书自陈

不过,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曹操私底下也不想和许攸辩解这个,而是笑脸承受呵斥,阐明袁曹两家还是同盟关系,迎不迎天子都是不会变的。

许攸此来也不是和曹操撕破脸皮的,而是来暗传袁绍命令的,见好就收,告诉曹操,袁绍有令,两家既然是同盟,那曹操为了表达诚意,希望能够找机会帮自己杀了杨彪、孔融、梁绍等朝臣。

杨彪是袁术的亲家,孔融刚刚骂过袁绍,梁绍听说之前也与袁绍有过节,

此事听完之后,曹操眉头大皱,袁绍看似要报私仇,但实质暗藏祸心。朝廷刚刚新徙许都,正是需要内外稳定的时候,自己若即刻就杀了杨彪、孔融、梁绍,那不是就变成了董卓、李傕一流的人吗,雒阳内乱作为前车之鉴还不久,自己怎么可能做这种事情。

不过为了安抚袁绍,曹操还是承诺此事一定会给袁绍一个交代的。

此事过后,曹操与升为尚书令的荀彧、符节令的董昭等人商议后,决定做折中处理,以天灾的缘故上奏天子,罢免三公,牵连杨彪,将孔融从河北火速召了回来,不让他在河北用君臣之礼掣肘袁绍,梁绍则明升暗降,擢为管理后宫的大长秋,大长秋本来是由宦官担任的,后宫现在也没几个宦官了,就让梁绍去充个闲职。

自认做的还比较中允的曹操,在办完这些事情之后,为了进一步弥补和袁绍之间因为天子产生的裂缝,又赶忙上表朝廷再次遣使河北,只不过这次不是去训斥袁绍,而是要去给袁绍加官进爵的。

但是袁绍在邺城却不接受曹操的送来的太尉、邺侯等官爵,在止戈放人、上表自陈渡过了舆论危机之后,他就是要借着这个机会狠狠打压曹操奉迎天子的声势。

所以,他不接受曹操释放的和解的善意,而是上书陈述自己功劳卑微,不足以担当太尉和邺侯之位,字里行间,则不忘将矛头若隐若现地指向了声望正盛的曹操。

孤堂堂袁氏之长,四世三公,家声显赫,坐拥河北,尚且不敢接受太尉、邺侯之位,你小小的曹阿瞒,迎了天子,就配得上大将军、武平侯等位极人臣的名爵了吗?

不得不说,袁绍的这一招以退为进,用得着实厉害,得知袁绍上书内容之后,曹操神色大变,袁绍拒绝官爵,这不是在针对朝廷,而是在针对初登高位、人望不足的自己啊。

于是,连夜和谋臣商议后,曹操虽不甘心,但也只能够上表自辞大将军,退居为司空,然后请朝廷第三次遣使赶赴邺城,加封袁绍为大将军,授予他天子的节钺弓矢,赐给他虎贲百名,让他兼督冀、幽、青、并四州。

这一次,袁绍终于才恭恭敬敬地接受了朝廷的诏书。

大将军是朝堂上的第一大臣,地位还要高于宰相身份的三公。

至此,获得所有人臣能够得到的名爵、权力的袁绍终于也狠狠打压了曹操的声势。

它向天下人昭告着,曹操虽然奉迎了天子,但他袁绍,才是实至名归的辅政第一大臣。

注:1、裴松之引《魏略》记载,袁绍宿与故太尉杨彪、大长秋梁绍、少府孔融有隙,欲使公以他过诛之。

2、《后汉书·袁绍传》记载,(朝廷)于是以绍为太尉,封鄴侯。时曹操自为大将军,绍耻为之下,伪表辞不受。操大惧,乃让位于绍。二年,使将作大匠孔融持节拜绍大将军,锡弓矢节钺,虎贲百人,兼督冀、青、幽、并四州,然后受之。

3、作品相关涉及到后续情节,暂时不发,先发布24号的章节。另外我会在书评区推荐《后汉书·袁绍传》中记载的袁绍自陈表,个人认为,这封自陈表条理、笔力都属上成之流,可以列入汉末三国的雄文行列。

装病的袁绍目光转动,思前想后,想要不接下诏书,可孔融看到袁绍竟然又想要作悔,当即大怒,又当堂再次呵斥袁绍。

袁绍心中又是恼怒,又是无奈,如果是以往,凡是他不想要的诏书,他大可以大义凛然地利用关东盟主的身份,宣称董卓、李傕、阎行之流的西凉军依旧在挟持天子,这诏书乃是乱命,自己绝不接受。

可眼下天子已经被同为“党人”之一的曹操奉迎,袁绍不能再用之前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抗诏了,若是抗诏,就要被钉上诏书上的各种罪行,还要与曹操撕破脸皮,同时面对关东、关西之敌,这不是袁绍现下想要面对的。

袁绍思无良策,在孔融的一再催促下,只能够硬着头皮接下了诏书。

孔融本还想再开口,但田丰、荀谌、审配等一批河北文臣哪里还能再让他多说一句,只留下几个人陪着孔融,其他人声称袁绍病重,簇拥着袁绍飞快地远离又要大声训斥的孔融,小跑着离开了府邸大堂,往后室的厢房的而来。

“孤迟早有一天要杀了这个腐儒!”

一进到内室,袁绍立马就挣脱开扶着的文臣,哪里有一点生病的样子,他气呼呼地拔出身上的佩剑,厉声大骂,吓得手下的文臣谋士纷纷退避。

只是袁尚仗着袁绍的溺爱,又得了袁绍谋士逢纪的暗示,连忙上前跪下抱住就要暴走的袁绍的大腿,苦苦哀求袁绍息怒。

“大人息怒,那孔融老儿不过是因为兄长俘虏了他的妻儿,心怀愤懑,想要借机报复大人,这才再三恶言相向,大人莫要为此气坏了身子,这等腐儒又岂值得大人在意,只要大人一声令下,孩子现下就冲进堂去,将那孔融老儿剁了!”

在场的文臣谋士多是智谋广远之人,沮授听到袁尚绵里藏针的话语,眼角微微一动,当即就扫了不动声色的逢纪一眼。

正在气头上的袁绍,听到袁尚说要冲进堂剁了孔融的话,却反而渐渐冷静下来,再看到跪在地上哀求抱住自己大腿的儿子,顿时起了溺爱之心,他连忙伸手将自家儿子拉了起来,疼惜地拍了拍袁尚的肩膀。

“明公!”沮授咳嗽了一声,打断了袁尚进一步的图谋,,出声对袁绍说道。

“曹操奉迎天子,形势已经对河北十分不利,经孔文举今日城中这么一闹,还有明公接下了诏书,群情汹涌,人言可畏,还要早作谋划啊!”

沮授、郭图等人也曾劝袁绍出兵河内,打出奉迎天子的旗号,可是袁绍思前想后,却不愿听从,只打出了讨逆的幌子,对恐怕曹操会抢先奉迎天子的提醒,也满不在意,只想着趁机窥伺三河,壮大河北势力。

袁绍哪里听不出沮授略带埋怨的语气,他现下就要被指为叛臣了,而且还是关东、关西联合起来逼迫他,刚刚又受了孔融的训斥,他也有一肚子火气,当下就板起脸来说道:

“事已至此,那你们说,眼下该怎么?”

看到袁绍发问,郭图、审配、逢纪、许攸等一众谋臣立马就开始出谋划策,有的说要遣使与曹操暗中交涉,有的说要先停止用兵,有的说派人赶紧去青州将孔融妻儿接过来,也好塞住孔融那张臭嘴。

田丰更是义正辞严,告诉袁绍,这个时候身为臣子,就要先遵诏停战、放人,向天下昭显河北的忠诚,然后再上表自陈,向朝廷阐明河北上下都是忠于汉室的,塞住朝野上下纷议攻讦袁绍之口。

郭图跟着补充说道,这写表奏,可以让耿包、陈琳等人起草,然后再由他们润色,保证袁绍的上表自陈,做到不卑不亢,让朝野上下都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逢纪则说,待上表自陈,堵住天下人之口后,一定要给曹操、孔融等人好看,可以采用借刀杀人之计,来对付孔融。

沮授则强调袁绍既然让曹操奉迎天子,那也要打压曹操的声势,不能够让他借助天子的名义,来对河北指手画脚。